徐卫 发表于 2012-6-3 07:52

访中国著名漫画家徐鹏飞:半生漫笔画魂灵












半生漫笔画魂灵——访中国著名漫画家徐鹏飞    徐鹏飞,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讽刺与幽默》名誉主编。
    1978年开始漫画创作。作品曾获第六届全国好新闻漫画一等奖,第九届全国美展铜牌奖,日本读卖国际漫画大赛“近藤日出造奖”、“特别奖”、“优秀奖”等,比利时国际漫画节“铜冠奖”。多次作为中国漫画家代表赴意大利、韩国、法国等地交流、展览、讲学。多次担任国际漫画大赛、全国美展评委及亚太动漫协会顾问。
    已出版专集20余种,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等收藏。
    在我的案头摆放着一本墨香四溢的《徐鹏飞作品集》。展卷细读,扑面而来的是他近年创作和发表的100余幅漫画力作,这些虽然只是他30多年漫画作品中小小的一部分,但却见微知著,将他的睿智、洞析、锐利、宽博尽袒于斯,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
    2012年5月17日上午,我在人民日报社见到了高大儒雅具有明星气质的徐鹏飞先生。他热情地将我带入了一个陌生而新奇的领域——漫画世界。
    生 活
    徐鹏飞先生从柜子里翻出一张发黄的报纸,上面有幅漫画《越走越窄》。他说,这是我的第一幅漫画,发表在1978年11月,时年29周岁。
    他回忆道,我自幼喜爱画画。小时候,家中靠床的一面墙是用旧报纸糊的,我经常拿起笔,给报纸上的人物“配”副眼镜或让他们突然间“长”出浓密的胡子。由于时逢“文化大革命”,高中毕业后我就到吉林省汪清县的山村插队落户。劳作之余,我的乐趣就是拿起画笔描绘身边自认为有趣的事儿。即使给家里人或朋友们写信也经常用图画表述,像割庄稼割破了腿;做豆腐被豆浆烫伤了手;打柴翻了车,牛跑了,看着车发呆……
    1970年,我调入县文工团,一年四季走屯串乡演出。每到一处,我就画些速写,回城后就贴到宿舍的墙上,同事们常来此寻找自己的形象。
    知青岁月给予徐鹏飞先生一生的回味,他从那个年代里获得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当时,县城里普遍存在争夺房前屋后地皮的现象,今天你把障子往外扩一尺,明天我就向外挪二尺。徐鹏飞先生的住房附近原来很宽敞,汽车都可以通过,不久,手推车也过不去了,后来他每天只能侧着身子出入,心里非常恼火。根据这个素材,他画了《越走越窄》,投给了《延边日报》,居然很快见报了,那天晚上他高兴得失眠了。
    正是这幅画,使徐鹏飞先生走上了“半生漫笔画魂灵”的创作之路。


    风 格
    漫画是以幽默和讽刺为特征的画种,那些充满魅力的传世经典无一不是将二者运用得最佳的作品。
    徐鹏飞先生的创作在此基础上又上升了一个高度——将幽默与讽刺、哲理与抒情相互交融,成为不可分割整体的徐氏幽默。
    1988年,他的第七届全国美展评委特约作品《对策》,不仅构思奇巧而且富有生活情趣。上图画一人赶马车进城,走到禁止马车通行的交通标识牌跟前。怎么办?这是必须立即作出回答的问题,也是赶车者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按常规,既然禁止马车通行,就只能让马掉过头来另寻出路了。然而,下图实在让人出乎意料,赶车者让马坐上车,自己来拉车,这样就可以继续前行了。此画让读者很自然地联想到一句颇为流行的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1994年,他获得日本读卖国际漫画大赛“近藤日出造奖”的《偷生》,是一幅惊险刺激的黑色幽默漫画。它描绘了紧张激烈战斗的一个侧面:山洞外枪林弹雨,硝烟四起,守卫洞口的士兵一个个中弹身亡,横躺竖卧。洞内一片狼藉,桌椅、弹药箱东倒西歪,通讯中断,指挥不灵,敌军逼近,必死无疑。指挥官、参谋长、电报员等统统举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自尽。唯有那个厨师对准自己的高帽子开枪,结果死里逃生。这一机巧过人的创意,令读者哑然失笑后,陷入深深思索:面临生与死的险境,是心慌意乱,坐以待毙,还是沉着冷静,谋求生路?主题之深刻,叫人禁不住击节称叹!
    1995年初,他创作了一幅涉猎住房紧张敏感题材的漫画《我们这里鸟均住巢面积已达标》。为防止对号入座,他独出心裁地采用了一种童话形式,通过鸟儿占巢的比喻,讽刺了在住房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人为造成的种种不公平。此画在全国漫画大赛中获得了第一名,随后又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6年,他创作的《敬畏》获得第九届全国美展铜牌奖。这是一个看似老旧的题材,但他赋予了新意。上图为一位头戴乌纱帽的仁兄趾高气扬地在接受5位鞠躬人的顶礼膜拜,他志满意得,闭眼撇嘴不可一世。下图为身后突然一阵强风吹过,仁兄头上的乌纱帽倏然飞走,5位鞠躬人立即转身对着飞走的乌纱帽恭敬如故。此时,仁兄望着眼前的一切目瞪口呆……此无声的漫画语言相当犀利:官场上的尊卑,是以官位的存在与否来决定的。某些领导人在位时的前呼后拥和离职后的门可罗雀,昭示了权力的拥有和失去。而敬畏官位的人恐怕到处可见。
    徐氏幽默把生活中平凡的事物画得有情感有哲理,幽默和讽刺也来得含蓄得体,并有一种自然闲适的东北田园格调从画中溢出,像牧童笛声在晨曦中缭绕。这正是许多漫画作品中难得觅见的艺术魅力。
   独 创
    漫画和其他画种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要不断出新、不断变幻,失去新、奇、特,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徐鹏飞先生告诉我,他在50岁那一年又开始着手进行水墨漫画创作。缘起1997年,他的作品《权威》获得比利时国际漫画节“铜冠奖”。他去领奖时带去了出发前画的一幅水墨画钟馗像《鬼敢来乎》,作为赠予欧洲漫画家联盟主席列宾先生的礼物。当他展示这幅作品时,与会外国朋友的围观和赞赏竟胜过他的获奖作品。这使他坚信:艺术讲究个性,民族特色弥足珍贵。最民族的也就是最世界的。
    回国后,他就尝试着画水墨漫画,将传统的国画与漫画结合起来,融入时代的内容。比如传统国画中的钟馗都是夜巡,他改为日巡,并编一首打油诗作注解:“世事浇漓奈若何,夜巡改为日巡逻,黑白两道都有鬼,阳光底下藏罪恶。”这种尝试得到了同行的肯定,也受到了读者的喜爱。
    很多画家是“衰年变法”,而徐鹏飞先生在国际漫坛声誉日隆之际毅然转向水墨漫画创作,至今已画了100多幅。
    别开生面的徐氏风格水墨漫画,借鉴中国传统水墨大写意的笔法,吸纳了中国书法题字的精华,通篇一气呵成,无漏无溢,极具动势和节奏感的明快构图简约大气,揽无限生机于纸上,堪称当代漫画创作之奇葩。
    徐鹏飞先生的水墨漫画集《酒趣》,是以醉酒来影射人生的。水墨随着酒性飞笔走线,粗看似不经意的逸笔草草,细看则匠心独具。如《喝酒微醉 赏花半开》《偶踏醉乡路 暂与乾坤隔》《闲愁如飞雪 入酒即消融》等篇,写意人物醉态可掬,神情刻画入木三分。
    题画诗也作得别致有趣。如“今日尊前败饮名,三杯未尽不能倾。怪来花下长先醉,半是春风荡酒情。”又如“连日征战有点累,浊酒一壶解疲惫。暂入梦乡松筋骨,醒来再去寻鬼魅。”写得酒兴豪迈,醉意酣然。
    捧读徐鹏飞先生的《酒趣》,如闻景阳冈的透瓶香,未卒读早已醉。远在法国的世界最有声望的漫画家普兰图看到《酒趣》时,被极大的美感震撼而引起思维的暂时失语,内心充满着一种醍醐灌顶的快意。以至于他当天就用敦豪快递给徐鹏飞先生寄来信件,表达了对他作品的激赏和相见恨晚的心情。
    “意写独见得其乐,不以成败论英雄。”徐鹏飞先生的创作从时事讽刺漫画到幽默哲理漫画,从叙事性多格漫画到淡化情节的艺术漫画,穷尽了本位漫画的每一个品类,并且由国内走向国际,又从国际漫画回归传统水墨漫画,大开大合之间展现了恢弘的艺术空间。
    坚 守
    谈到漫画,人们就会想到《讽刺与幽默》。它是1979年华君武先生亲自取名创办的,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张以漫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报纸,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漫画报纸。
    回首往事徐鹏飞先生很动情:我是从1996年底开始任《讽刺与幽默》主编的(2009年退下来为名誉主编)。当时华老就对我说,你这几年要作出点儿牺牲,作为漫画家你画得再好也是你个人的成绩,如果将这份报纸办好了,那是对整个漫画事业的贡献,这种贡献更大。从此,《讽刺与幽默》就成了我相依为命的伴侣。
    中国漫画起源于北宋,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演变过程。《讽刺与幽默》亦如此。创刊初期,发行量曾经达到130万份,邮局门前经常有读者排起长队等候购买。但随着艺术形式多样化的时代到来,传统的漫画萎缩得几乎淡出人们的视野,新版《新华字典》也取消了“漫画”这个词条。《讽刺与幽默》发行量锐减,现在只能勉强维持生存了。
    特别是华老去世后,人们担忧一位漫画大师的谢幕,会不会造成一个漫画时代的结束?
    而徐鹏飞先生却认定漫画这个画种不会消失。因为不管是什么年代,总会有一些创作者为了理想和激情投身漫画。
    是的,徐鹏飞先生就是这些创作者的领军人物。他忠实于自己、安于寂寞,在《讽刺与幽默》主编的位置上,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学术态度,讲思想、讲正气,坚守报纸独特的气质和灵魂,坚守高雅艺术的阵地。他不遗余力扶持新人,壮大中国漫画的创作群体,上承华君武和英韬犀利的讽刺风格,下开国际视野漫画的一代风尚,在中国漫画界不愧为承上启下、薪火相传的一代人。
    “以漫画为第二生命,永远面对着自己的下一幅作品”,这是与新中国同龄的徐鹏飞先生不懈的追求。我们有理由相信,徐鹏飞先生一定会走向他的艺术瞻望和终极向往,一定会不断带给我们新的震撼和惊喜!(王锦慧)

徐晓夫 发表于 2012-6-3 08:42

{:6_134:}简单的几笔线条,却勾勒出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态。

徐玉杰 发表于 2012-6-3 22:10

{:6_167:}此鹏飞,彼鹏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访中国著名漫画家徐鹏飞:半生漫笔画魂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