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 发表于 2012-4-9 09:04

徐悲鸿——短暂的58年


田横五百士http://image.99ys.com/20120408/20120408105012126093.jpg愚公移山
徐悲鸿(1895-1953),出生于江苏宜兴一贫苦乡村画师之家,原名寿康,童时常在半夜里悲从中来,哭声如鸿雁哀鸣,因此改名悲鸿,少年时随父习画,1918年接受北大校长蔡元培的聘请,任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后赴法国,德国留学,回国后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协首任主席。徐悲鸿中西贯通,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革新和发展在美术史上写下了波澜壮阔不朽的篇章,被国际界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悲鸿先生是近代中国绘画的开拓者,开辟了国画的新纪元,同时其绘画亦是画家的爱国情怀及民族气节真切表白:悲鸿先生著名的巨幅人物画《愚公移山》便是最鲜明的写照,该画取材于《列子》寓言,传说古代有位老人叫北山愚公,近90岁了,家门口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出入,愚公要把挡在门前的两座大山挖掉,遭到一个叫智叟老人的嘲笑,愚公回答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挖一点少一点,而山是不会长高的,终有一天会挖掉的.”画家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在无数将士浴血抗击日寇的时刻,拿起了画笔参加了战斗,讴歌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必将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画中为了突出人的伟大力量,突破了传统人物画格局,开天辟地地把裸体人物引入中国画,人物一字排开,左边是驮土的大象,挑土的大汉,旁边是愚公与邻人孀妻在谈话,愚公左右各一孙子,一在运土,一在吃饭,愚公瘦骨嶙峋,孩子天真烂漫,右侧壮汉肌筋健硕,气吞山河,顶天立地,举耙挖土,整个画面气势磅礴,充满了征服自然的豪情壮志,实属史诗般恢宏巨制,应了悲鸿先生自己所言:“与上帝同工”。

想到徐悲鸿一定会想到马,悲鸿之马,用杜甫诗句来表达可谓:“一扫万古凡马空”。马的艺术形象从秦代壁画,始皇陵马佣,汉代铜马,唐代曹霸、韩干至清代郎世宁,已有2000年历史,然悲鸿把马升华并赋予了马精神与情感,马是有思想之马,拟人化之马,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时代精神的写照,更寄托着作者无比的爱国主义情怀,它是无鞍,无缰的“不羁之马”,或奔驰于秋野,或伫立张望于春风柳岸,或饮于长河,或流连于芳草,和古代皇家的马或外邦进贡的名骥有着本质的不同,徐先生的马是渴望自由、渴望奔驰前进的象征,画的是马的豪迈的气势和不辞劳瘁的精神,有时也反映了一种惆怅和焦灼的情绪,画的是马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是自己的心灵写照,更是时代的“呐喊声”。

先生19岁到上海求学谋生时,送给高其峰一幅马,高先生大加赞赏曰:“虽古之韩干无以过也,”此时之马工细、精致,二十年代巴黎留学,研究马的骨骼、筋络并对活马写生,从此画马时便“胸有成马”了,“九一八”事变后,先生的马则寄托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题诗曰:“此去天涯将焉托?伤心竟爽亦徒然!”,“问汝健足裹何用?”这怎能不触动作者和热血满腔的爱国志士们心灵深处的创伤并立志奋发有为哪?至于杜甫名句:“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那便是鼓舞亿万民众抗战悲壮的号角!听!这是马蹄声!听!这是觉醒的东方雄狮的吼声!……,自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一年,先生在南洋印度等地举行画展,售画所得全部捐献劳军或救济难民,此时之马不再带有那种凄惶愤慨的情调,而有了几分欢快,一九四九年后,先生的马则是周恩来倍加赞赏的“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意气风发,跳跃欢欣的奔马,歌颂祖国的新生和前进,鼓舞志愿军英勇杀敌,被战士誉为“千里马”。

徐悲鸿自己认为,画马真正有成就是一九四零年应印度大诗人泰戈尔邀请访问印度之后,在印度见到许多罕见的高头、长腿、宽胸、皮毛闪光的骏马,更加了解了马的彪悍、勇猛、耐劳、忠实的性格,终成马之知己,这便是一个再认识的过程,终得“一洗万古凡马空”的英雄气概!

一九四二年,徐悲鸿在四川磐溪建立中国美术家学院研究绘事,更加注意马的结构,采用泼墨工笔兼写意的表现手法,着重刻画马的神态和气质,一九四三年先生创作了《春风立马图》,此时正值先生艺术升华创作盛年期,这年先生与人生知己廖静文女士订婚,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投降,本尼托·墨索里尼被捕、、、这一切使先生意识到中国人民终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即将来临!画家感慨万千,意气风发之情跃然纸上,一匹高大健壮,英姿勃发的骏马立于随风飘动的柳荫之下,画家右手持笔,左手抽动纸面写出飘逸生动的柳条,一派春意盎然,骏马造型准确生动,神情警觉,静中寓动,画家以有骨重笔勾出马的颈、背、腹及臀部,运笔轻重疾徐,粗细相间,枯湿相宜,再以淡墨晕染,生动地表达出神骏肌体的质感,量感,运动及透视感,疾笔扫出鬃尾,随风飘荡,英姿勃发,骏马四足蹬地、昂首、转颈、回眸、口微张,似在聆听春风杨柳?或似呼吸着盎然的春意?亦或更是听到、嗅到了中国的春天、中国人民胜利的曙光即将来临!?黑格尔说:“最伟大的艺术品往往是应外在机缘而创作出来的”,徐悲鸿先生的画作不正是如此吗?

悲鸿先生是中国油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上世纪初是我国油画的初创期,1919年徐悲鸿怀着向西方学习科学和民主,以复兴和改良中国美术为己任,赴法国,德国攻研油画,融合国画,开创了中国油画,其作品不仅抒情多样,从未雷同,璀璨生辉,更创作出气势磅礴,洋溢着时代精神和人生正气的作品,这便是先生的油画重大艺术价值之所在,最能代表这一价值的是享有“中国美术复兴第一声”之誉的巨幅油画《田横五百士》,画中田横巍然屹立,昂首挺胸,目光坚毅拱手向岛上五百壮士诀别,老者凝重地望着田横,老妪和妇女蹲着搂着孩子,仰望的目光中充满了忧虑与哀愁,男童掩面哭泣,壮士们有的沉默,有的忧愁,有的举起手似在呐喊或告道别,有的挽起了衣袖,有的双手紧握宝剑,以示誓死不降,柱拐杖者似冲向田横想拉住他?然正中穿黄衣黑鞋者正是悲鸿自己,画家紧握着双拳,脸上及眉宇间充满凝思,悲慨中夹带着愤怒,凝视着田横,这便是画家民族气节和人生正气,生动形象地鞭挞了国民党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同时对那些趋附于国民党和洋人的人以无情的贬斥。悲鸿先生用油画来表现中国历史故事,并借古喻今,人物众多,场面恢宏,激情悲壮,使油画不单纯地仅停留在表达静物、人体等方面,而上升到一个有政治,有思想,有情感的崇高境界,是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开创性的极致典范。

悲鸿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美术教育家:先生一生以创作名世,但却始终将美术教育为祖国培养美术人才当作当做一种历史责任,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美术人才,为中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先生先后担任过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艺术学院院长,北平艺专校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首届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他爱才提拔人才,早在1929年,先生在担任北京艺术学院院长时,对齐白石这位没有文凭,自学成才木匠出身的画家,敬佩有加,两次登门聘其为教授,被白石婉言谢绝,悲鸿爱才心切,“三顾茅庐”再次登门,年过六旬的白石老人感动的热泪盈眶说:“我不是不想当教授,我连小学都没有教过,怎么能教大学呢!”这段佳话便是先生爱才培养人才及高尚人格的最生动写照。

悲鸿先生是一位充满强烈爱国主义的人民艺术家:抗日战争爆发后,徐悲鸿四次去南洋,在香港,新加坡,加尔加各达,吉隆坡等地举办画展,受到当地华人热烈欢迎,反应强烈,悲鸿将卖画所得善款全部捐献祖国救济难民和阵亡将士遗孤,1948年底,解放军包围北平,傅作义将军召开学术界人士会议,讨论是战是‘和’, 悲鸿先生冒着风险首先打破沉默,主张和平解决北平,保护这座历史文化古都,得到了其他文化界人士的响应,为和平解决北平做出了贡献,抗美援朝期间,先生画马义卖,支援前线,并抱病为志愿军寄去奔马,鼓励斗志。

悲鸿先生是一位崇高的美术收藏家、鉴赏家,更是一位祖国文物遗产保护光辉典范:他一生节衣缩食,生活清苦,收藏了唐、宋、元、明、清及近代书画1200余件,美术书籍资料1万余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被悲鸿视为生命的国之瑰宝—唐代《八十七神仙卷》,此画经历了“得-失-复得”的悲喜过程,在画被盗后,悲鸿心急如焚,不思茶饭,担心再度流到国外,得了高血压的病根,也许正是为此画最终导致悲鸿脑溢血,英年早逝,后来此画悲鸿又花重金及自己多幅作品买回了它,大悲大喜,感慨万千之余,在画上加盖了“悲鸿生命”印章。悲鸿先生说,这些我收藏的画暂时属于他,他是为国家在保管,悲鸿去世后,夫人廖静文按照先生的遗愿将画全部捐献给了国家,如今这些画全部完好地保存在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徐悲鸿先生的文物保护意识和崇高的历史责任感是我们后人学习的光辉榜样!

徐悲鸿的生命虽然只有短暂的58年,可他无比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对中国美术事业的丰功伟绩,将永垂青史,是一个永远的丰碑!

(作者:*贾子清;1963生,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师从史树青,张蒲生,汪遵国诸先生,现为国家文物局一类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证号0158),国家注册文物鉴定估价师(0710011018400178),国家注册拍卖师(1700522)。)


徐玉杰 发表于 2012-4-9 19:13

{:6_167:}短暂、浪漫。

徐晓夫 发表于 2012-4-9 22:06

{:6_134:}辉煌的人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悲鸿——短暂的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