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山夫妇义务赡养孤寡老人纪实
图为徐俊山把冒同英搀扶到户外享受阳光。
http://www.cpcrugao.cn/uploadfile/2012/0319/20120319071922830.jpg
图为徐俊山给老人讲电视播放的节目。 画 面
丁堰镇新堰社区19组的一座两层小楼内。
上午8时许,64岁的徐俊山搀扶着103岁的老奶奶在门前的椅子上缓缓地坐下,正是一年春好时,明媚的太阳暖暖地照在老人身上,这时,徐俊山的妻子李美兰抱着刚学会走路的孙女来到老奶奶身边玩游戏,远远望去,一幅老少同乐的情景温暖而感人。
老奶奶虽年过百岁,但神志清楚,耳聪目明,衣着整洁,看上去精神矍铄。她叫冒同英,与徐俊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已经在徐俊山家住了整整30年。村民们都说:老奶奶能活得这么健康快乐,多亏了徐俊山夫妻的悉心照顾。
30年前
1981年的冬天特别寒冷,70岁的冒同英和丈夫徐登林晚景凄凉。徐登林患肺气肿,已经病入膏肓,卧床不起的他因膝下无儿,无人照料,夫妻俩又无经济来源,村干部决定把他们列入五保户范围,送到镇福利院。
事情很快传到了徐俊山耳中,那时正在大队任民兵营长和治保主任的他听后心情复杂:本是同姓、同村居住,他是老人们看着长大的。在与母亲、妻子沟通后,第二天,徐俊山夫妇拉着一辆平板车来到了冒同英老人家。“伯父伯母,以后你们就来我家吃住,我们有粥吃粥,有饭吃饭,你们不要去福利院了。”从那一天起,徐俊山一家“四口”变成了一家“六口”。
接到徐家的第二个月,徐登林病情加重,徐俊山将其送到医院治疗,在医院陪伴了他17个日夜,直到老人去世。当时70岁的冒同英情绪一度十分低落,李美兰每天主动与她谈心,带她出门散步,分散她的注意力,徐俊山还借了1500元买来了一台电视机,让冒同英休闲解闷儿,在他们夫妻俩的照料下,冒同英情绪逐渐好转,心情也开朗起来。
30年中
一晃十年过去了,冒同英老人在徐俊山夫妇的照料下,健康而幸福。这一年,徐俊山调任丁堰镇敬老院院长,他常常抽空回家陪老人聊天,老人爱听评书,徐俊山省吃俭用买了一台收音机,后来生活条件改善了,他又买了VCD机。老人爱吃肥肉和鱼,李美兰常常卖了鸡蛋,从市场捎点肉回来,精心做好,让老人先吃。为了给老人增加营养,徐俊山夫妇精心给她安排食谱:早晨冲藕粉或者煮鸡蛋,中午一荤一素一汤,晚上老人上床睡觉前,再给老人喝一杯牛奶。
1998年一个寒冷的冬夜,冒同英的阑尾炎突然发作,徐俊山夫妇用平板车把老人拉到10多里路外的镇卫生院,医生检查后作出“必须马上做手术”的诊断,可是,看到老人年岁已高,镇卫生院的医生有些为难。徐俊山急忙说,“医生,开刀吧!我请求你们,把老人从鬼门关前拉回来。”在徐俊山的再三恳求和协调下,医院决定给老人动手术。住院期间,徐俊山夫妇守护在病床前喂药喂饭,端倒大小便,不说一声脏,不喊一声累,这样伺候了近半个月后,冒同英老人康复出院。
30年后
2011年6月9日,冒同英老人迎来了她的百岁华诞。这天,徐俊山所在的社区沸腾了,鞭炮声此起彼伏,前来祝贺和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左邻右舍都说,冒老太太的福气真好,肯定是前世积了德,善事做多了,修来一个不是儿子胜似儿子的徐俊山。冒同英老人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逢人便夸,“我屋里拉,屋里尿,就是这徐俊山两口子,我才能活到100岁,要没有他们,我早就‘揣腿’了。他们两口子是我的精神支柱,我这心里的那个痛快呀,真是不知道怎么说了。”
如今,在徐俊山夫妇的悉心照料下,冒同英老人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徐俊山夫妇把非亲非故的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三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的故事也在乡邻中争相传颂着……□记者顾洪基 吴瑶
记者感言:
好人徐俊山
问起丁堰镇新堰社区的徐俊山、李美兰夫妇是什么样的人,街坊邻居都会用最美好的词来形容他们:善良、孝顺、爱心、细心、简朴……总之,他们是好人。
“人不独亲其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冒同英夫妇带回家,30多年来当亲生父母一样孝敬赡养,这是徐俊山、李美兰夫妇的不凡善举。大爱无形,绵延相传;大爱无疆,传递孝心。
这对朴实的农村夫妇,用亲情温暖着孤寡老人的晚年,用30载的爱心向我们阐释了老有所终、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真义。比起别人儿女承欢膝下,一家其乐融融,孤寡老人冒同英固然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因为伴随着老人孤独晚年的,是徐俊山夫妇饱含拳拳爱心的无私付出,这种质朴而无私的大爱,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也为构筑和谐社会乐章谱写出了一段动人的旋律。(记者顾洪基)
{:6_134:}大爱无疆的典范夫妻。 {:6_167:}美德,善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