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名弟子皆博士,共忆先师徐无闻
学篆刻个个成博士
徐无闻离世18年了,他的大名很多市民或许“无闻”,但在重庆乃至全国书法界,徐无闻可谓一代大师。
“先生当年在西南师范大学担任了唐宋文学、书法篆刻两个专业的硕士生导师,没有博大精深的学问,可能吗?”昨天,徐无闻所带的10位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除第三届的白鸿生病之外,其余9人(第一届的汪钧,第二届的邱世鸿,第三届的陈龙海、陈道义,第四届的韦渊、胡长春、李彤、龚文、曹建)都来到了重庆纪念先师诞辰80周年,并参加书法展览、论坛等系列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来的徐无闻先生的9名书法篆刻专业弟子,如今都是博士。其中,陈龙海、胡长春、龚文更是跨专业后分别获取了唐宋文学、文字学、艺术学的博士学位。在第四届的5个“关门弟子”中,胡长春、李彤、曹建三人现在已经成为博导。
文学金石学“通才”
曹建介绍,徐无闻先生是成都人,于1931出生于一书香世家,受到其父精书画、好交游、喜收藏的影响,6岁开始临池习书欧楷,12岁便学习以《石鼓文》、《峄山碑》为代表的大篆小篆,并开始治印。
徐无闻原名永年,从小的耳濡目染与勤学苦练,加上日后严谨治学,造就了一个于文字学、金石学、文学、书法、篆刻等无所不通的“通才”。
他为什么又叫“无闻”呢?原来,他因耳疾失聪,30岁以后更字无闻,晚年名其斋为“烛明室”。“启功先生在《徐无闻先生著作集序》评价徐无闻:"教授于西南师范大学,著述甚富。于古文字之考辨,造诣尤邃。暇则挥毫作书,古、篆、楷、行,罔不精工。其篆法深稳,独得渊穆之度"。”
陈龙海、胡长春、龚文三人说,当初选择跨专业读博,实际上也是受到了先生“博学通才”的影响,“只是我们的学问远不及先生的皮毛。”
“60岁前不要出书”
李彤手里拿着的两本书,是在昨天展览开幕式上同时首发的《烛明室书课》和《玉居村舍印存》,前一本收录了徐无闻先生临摹甲骨、金文和历代经典法帖作品,后一本是先生的篆刻作品选。
“先生治学严谨,对学问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李彤介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书画出版社就曾与先生约稿出版篆刻作品集,被先生婉言谢绝了,他说想多刻几年,多刻些精品再说。没想到两年后不幸因病仙逝,他的作品集都是后人整理出版的。”
徐无闻先生不鼓励学生发表作品和参赛。李彤说:“先生总是告诫我们,书法要立足传统,才能功到自然成。腹有诗书气自华,学问靠学养,书法艺术不等于技术,只懂技法而没有学问的不能算书法家,顶多只是写字匠。在治学上,40岁以前不要写文章,60岁以前不要出书。”
汇聚全国名家作品
昨天的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展出了徐无闻、何应辉、张改琴、钟明善、旭宇、吴善璋、陈洪武、黄惇、曹宝麟、李刚田、王岳川、刘恒等100余位国内当代名家专门创作的100多幅书作精品,以及由徐无闻弟子数十人创作共同装裱而成的多幅超长手卷。
昨天下午,在西南大学会议中心举行的书法论坛上,来自南京艺术学院、暨南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东南大学、广东省博物馆、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及文博单位的书法专家、学者、书法家,还有徐无闻先生亲友、西南大学书法专业历届毕业研究生齐聚一堂。大家以纪念徐无闻先生为主题,就书法传承、书法史论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重庆晨报记者 卢雨 首席记者 肖庆华
一道书法盛宴,可供山城的书法爱好者们免费享受至新年元旦假期之后了。昨天上午10点,“纪念徐无闻先生诞辰80周年西南大学书法论坛暨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在渝中区上清寺美专校街53号的重庆市书法艺术中心开幕,书法爱好者可前往免费观展。
徐无闻(1931—1993年),四川成都人,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唐宋文学研究专家。曾任西南大学文学院(原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书法篆刻和唐宋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印社名誉社长。
曾担任《汉语大字典》编委,主持《汉语古文字字形表》编写工作,主编《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甲金篆隶大字典》、《殷墟甲骨书法选》、《东坡选集》,有《徐无闻书法集》、《徐无闻印存》、《徐无闻论文集》、《徐无闻临中山王厝鼎》等著作传世。
人物简介>
昨日,纪念徐无闻先生诞辰80周年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在重庆书法艺术中心举行。重庆晨报记者 胡杰 摄
{:6_134:}应该对现代教学有个启示吧? {:6_167:}无闻默默无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