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英:军嫂不言悔
本报讯 “这些年的不容易,我怎能告诉你……我骄傲,我是军人的妻。” 这首为军嫂而作的歌曲《妻子》,曾感动了无数人。武警衢州市支队的军嫂徐建英不仅常年独自承担家里的大事小事,而且近4年来用真情让80多名智障儿童重拾自尊和自信。“八一”建军节前夕,记者走近这位军嫂,感受她的酸甜苦辣。徐建英的丈夫是武警衢州市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兼三中队队长乔建水。“当年我想和他成家时,父母考虑到嫁给军人会很累,怎么也不同意,但我还是执意嫁了他。”
由于她是Rh阴性血型(俗称“熊猫血”),先后4次怀孕都被诊断为胚胎萎缩。医生说,胎儿即使出生,也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症,脑瘫的几率很高。为此,她四处学习治疗脑瘫的方法,购买了大量书籍自学,直到2005年第5次怀孕才成功。
2006年5月17日,期盼已久的孩子终于要出生了。由于身体原因,徐建英的剖腹产不能使用**,她非常希望丈夫能陪在身旁。然而,此时正值台风来袭,部队执勤目标的围墙受损,乔建水匆匆赶到医院,在妻子的手术单上签完字就转身要去救灾。
“建水,能不能等我从手术室出来再走,我害怕。”看着妻子无助的眼神,丈夫留下来了。1个多小时后,刚出生的孩子就患了溶血症,情况十分危险。此时,乔建水因任务紧急,再也等不住了,他在儿子病危通知书上签字后就走。后来,孩子出生16天后才度过危险期。
“军嫂的付出是常人很难想像的。”大队长杜洲说,本来乔建水每月有两个周末回家,但去年一年他才过了7个双休日。
生小孩的不易,让徐建英对残疾孩子家长的痛苦感同身受。徐建英是当地某幼儿园的园长,2007年上半年,一名脑瘫孩子的家长哭着恳求她收下5岁的儿子。她答应了,并根据所学方法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3个月后,孩子不仅能站立,还会开口叫“爸爸、妈妈”。此后,越来越多智障孩子的家长把小孩送来。2007年10月,徐建英创办了衢江区智障儿童培训中心,后更名为衢江区智障儿童培智学校。
“残疾小孩家庭不仅经济压力大,所承受的精神负担也是难以想象的。”为了不让贫困家庭孩子辍学,徐建英先后免除近20名孩子的学费。去年底,她贷款6万元才付清教师的工资。今年初,学校因资金缺乏被迫停办,经本报等媒体报道后,社会爱心人士和相关部门伸出援手,学校才得以继续办下去。
7月初,徐建英又成立衢江区残疾人工疗站,目前已有24名成年智力残疾人入站。他们一边接受康复治疗,一边从事来料加工,每月还能领到1060元的工资,并交纳“五险”。
衢江区残联副理事长田大樟对记者说:“徐建英不仅独自挑起家庭重担,还帮助残疾人康复和就业,真不简单。”来源浙江日报) {:6_167:}要有思想准备 {:6_134:}获得另一半军功章的人。 {:6_134:}获得另一半军功章的人。 {:6_134:}获得另一半军功章的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