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发表纪念建党90年文章
中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实践和发展 ——纪念中国**成立90周年自1921年中国**成立起,她走过了艰难、曲折、光辉的90年。90年来,中国**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方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战胜一个又一个强大敌人,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中发展的经验,对于新时代、新时期、新阶段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指引下,不断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
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西欧发达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创立的。它是关于人类社会如何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尤其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引中国走出漫漫黑夜的灯塔。90年来,中国**人在学习传播、革命实践和推进建设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确立、坚持和丰富马克思主义,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推动历史前进,演出了一幕幕中华民族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历史活剧。
1.在学习传播中认识并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曾经在漫长的岁月里走在世界前列。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欺凌、国体破败、专制肆虐、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深渊。为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但无论是洪秀全领导的农民革命,还是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再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最终都没有完成救亡图存、革新除旧的历史使命。他们的共同不足就是缺乏革命的、科学的、先进阶级的思想武器。20世纪初,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分别从东面的日本、北面的俄国、西面的法国传入中国,并迅速形成了学习、研究和宣传的热潮。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创办《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在青年知识分子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举办工人补习学校、工人夜校,建立工人俱乐部,培养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同工人运动的结合,孕育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中国**成立,郑重地把马克思主义写在党的旗帜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拉开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中国问题,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序幕。
2.在革命实践中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成立后,肩负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重任,针对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分析中国民主革命的时代背景、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各阶级的状况,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先是大革命时期在反对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斗争中正确解决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同盟军问题,继而又在反对三次“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确立中国革命的政治、军事、组织路线。针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根源——主观主义,中国**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确立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经过艰苦的革命斗争的实践和探索,从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动力,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两步走战略,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为中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早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分析,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关系的论述,中国革命两个阶段的决策,中国革命的特殊道路的确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以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统一战线等重要观点和思想,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新的发展,也是中国革命实践的科学概括。
3.在推进建设中创新并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中国无论是从事革命还是进行建设,都不能完全照抄马列主义的“本本”,也不能机械照搬外国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群众创造、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一个又一个伟大的理论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掀开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新的光辉篇章。新中国成立后,党把工作中心转向城市,成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设想,第一次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确立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强大国家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先后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事关社会主义生存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近期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强调以人为本为核心,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一次创新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回顾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不难看出,中国**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进入小康、走向繁荣的历史轨迹,每一步都深深地留下了中国**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烙印。
二、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成功探索
9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播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年又一年地坚持下来,一代又一代地发展下去,一次又一次地飞跃起来,不断走向新的境界,与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分不开,与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无限忠诚分不开,与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求实精神和创新意识分不开,与创造性地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分不开。90年间,中国**对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1.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有效地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首先提出并实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任务,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天地,确立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领域,开启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再次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要求,在深刻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基础上,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从新的高度和新的视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和实践觉醒。90年间,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化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化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新空间,化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化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新纪元。
2.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理论品格,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时代的发展、同当前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才能拓宽马克思主义的新视野,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新内涵,使之能够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永葆马克思主义的青春活力,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的指导作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与革命战争的时代主题相结合,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把马克思主义与新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相结合,与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相结合,实行对外开放,维护世界和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新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90年间,中国**基于对时代发展和时代特征的基本认识、基本分析和基本判断,基于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当代任务和重大责任的逻辑起点,把握马克思主义革命的针对性、实践的确定性和科学的系统性三者高度统一的深层涵义,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变化结合起来,克服固步自封、墨守成规,顺应时代潮流,紧扣时代主题,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化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视野,化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内涵,化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实践,化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力量,推动了时代进步,引领了时代发展,使马克思主义这一时代的火车头始终沿着时代发展的轨道前行。
3.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党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最大优势是群众基础,实践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不能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只有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才能发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建党初期,中国**人就排除各种干扰,创办刊物,开办学校,向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坚持以干部、工人、农民、兵士、水手、学生等为主要对象,以农民运动讲习所、建立农民协会、学校、党校、墙报、党报党刊等为载体,采取启发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说话通俗化、趣味化、明白化,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方式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共产主义理想、党的路线纲领、形势政策、优良传统、阶级、纪律等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后,党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建立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机构和队伍,采取说服教育、积极引导、比较鉴别、树立先进典型等方法,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信念、集体主义、艰苦奋斗、民族精神等教育,武装人民群众,推动各项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各级党组织紧密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对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指导事业发展,化出了人民群众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化出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和创造的群众基础和群众路线,化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成功经验。
中国**创新和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点、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历经一个半世纪的风雨仍充满生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战斗力、引导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又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中国**的成长、发展、壮大,造就了具有强大领导力、凝聚力、创造力的无产阶级政党。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已经成为中国**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永恒主题
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灵魂和旗帜,也是指路明灯和科学教材;中国**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卫士,也是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倡导者和成功实践者。中国**与马克思主义这种命运相连、休戚与共、不可分离的“天然”关系,这种在90年历史发展中取得的实践成果,这种在漫长风雨岁月中建立的深厚感情,决定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全部工作的永恒主题。
1.要始终不渝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中国**90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形势的新变化、实践的新发展和人们的新需求,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持续创新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旺盛的创造力。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指导实践,用科学发展观统筹现代化建设全局,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2.要始终不渝地把中国**建设成为学习型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有效途径,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组织保证。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总体要求,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首要任务,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要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指导实践作为长期任务,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着力破解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完善、人民共同富裕、社会稳定和谐等方面的现实课题,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坚持下去、发展起来。要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作为重要任务,以理想信念为重点,提升学习认识,营造学习氛围,打造学习平台,拓宽学习渠道,创新学习手段,改善学习行为,创新学习制度,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共鸣、思想共识、情感共振、价值共求、信仰共守。
3.要始终不渝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内在统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一途径和有效载体。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特征、回答时代课题,总结中国独特经验,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要准确把握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解决社会重大现实问题、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问题,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理论创新、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努力使理论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治国理政、强国富民的方针政策,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
(徐光春 作者为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 {:6_134:}现在社会出现的种种与民心不符的问题,关键的关键,是人们丧失了理想。除了金钱以外,还有什么能统一人们的思想? {:6_134:}现在社会出现的种种与民心不符的问题,关键的关键,是人们丧失了理想。除了金钱以外,还有什么能统一人们的思想? {:6_134:}现在社会出现的种种与民心不符的问题,关键的关键,是人们丧失了理想。除了金钱以外,还有什么能统一人们的思想? {:6_167:}不要嘴上说,看行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