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优秀警察徐晓琴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在北部新区天宫殿派出所,徐晓琴可是“名人”。她从警30年,当选过党的十六大代表,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她还先后荣获重庆市“十佳户籍民警”、“四川省“优秀人民警察”、重庆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与这位传奇女警见面,话题是从那份长达15页的《请愿书》开始的——当徐晓琴从石桥铺派出所调到天宫殿的时候,871 名石正街居民联名请愿,希望徐晓琴留下,《请愿书》里密密麻麻全是居民的签名,旁边还夹杂着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人民的好户籍”、“我的大恩人”……
说起这些往事,她淡然一笑:这些都是一名普通警察应该做的事情。徐晓琴从警30年,先后在冬笋坝、铜罐驿、石桥铺等派出所任户籍民警,直至 2009 年调至天宫殿派出所担任副所长。
先说说她的石桥铺往事——20 世纪 90 年代,石桥铺片区的建材、农贸市场集聚了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加上地处城乡结合部,老街巷深路窄,卖淫嫖娼、吸毒贩毒、入室偷盗等,有一段时间几乎天天都有。在徐晓琴之前,男民警都镇不住这条街的“地头蛇”。
刚下段那会儿,徐晓琴没急着做别的事儿,只是每天在段上转悠,偶尔向街坊邻居聊几声家长里短。“用最短的时间,最快速的方法,了解片上的街巷走向、商摊分布、居民习气,了解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居住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才能对症下药。” 徐晓琴说,这是她的第一招土办法——找问题。
1998年春节刚过,石正街的居民发现了一些变化,夜深时分,幽暗深长的老街里传出了略带嘶哑的声音:“请各家各户注意,关好门窗,防火防盗,发现可疑人员,及时向民警举报。本段户籍徐晓琴。”徐晓琴使出了第二个土办法——夜巡。
说也奇怪,每晚多了这样的夜巡,石正街的老人睡踏实了,加夜班走夜路的人不怕了。徐晓琴给老公也找了一份额外的“差事”—— 每晚陪着她夜巡喊话。人心都是肉长的,眼见徐晓琴天天下班之后依然打更值班,石正街的居民感动了。随着夜间义务巡逻队的队员越来越多,徐晓琴随即想出了第三个土办法—— 组建了一支“义务夜间巡逻队”,夜巡队队员达到 17 人之多,街坊邻居们合力维护着石正街的治安。
这下,居民们对这位女民警彻底心服口服,而一些偷盗吸毒者也渐渐远离了这条街道。因工作调动,徐晓琴调离了石正街,调令是偷偷下达的,居民却很快发现不对劲儿。于是,跑到派出所找徐户籍的,联系请愿挽留徐户籍的,甚至提着鸡鸭,拎着一篓一篓土鸡蛋送给徐户籍的人络绎不绝。
一个不为居民所知的情况是,长期的劳累工作,让徐晓琴患上了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别在石正街工作的那段时间里,徐晓琴经常因为体力不支而晕倒在工作中。
2009年, 徐晓琴调任天宫殿派出所任副所长一职。 丰富的户籍工作经验让她成为了这一片区居民的“万事通”——天宫殿片区曾经是一片农田,近两年来,随着城市发展的加速,龙头寺火车站的建设,这里飞速发展起来,大量农民“洗脚进城”,成为新时期的城里人。在拆迁建设的过程中, 各种户籍上的疑难杂症纷纷出现。派出所一位负责同志说,正是徐晓琴利用多年的户籍管理经验为居民解难,还手把手的教会年轻的警察如何诊断“病情”,对症下药。
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全面开展,徐晓琴又成为了天宫殿派出所人口普查的指导老师,经常向年轻的警察传授自己的工作经验。
谈起自己的工作,徐晓琴十分兴奋,但是由于身体虚弱,让这位曾经坚强的女警多说一会儿话都累得气喘吁吁。据了解,她常常需要大量地服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这又让她患上了骨髓异常增生性疾病,血液中血小板含量过多, 常有疲劳、低烧、食欲不振、血栓的症状。
“我只是一名通女警,做的都是分内的事儿。”交谈间, 徐晓琴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她说,为市民实实在在的服务,是一位民警的天职。 {:6_134:}一级警督的风范! {:6_167:}特级优秀警察徐晓琴------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