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 发表于 2010-11-5 08:46

徐葱:提高官员语言艺术不如增强公仆意识

 “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县委书记这样干(强制拆迁),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不要老报道冷,要注意和谐”。官员们近年来雷语不断,在雷翻众看客的同时,也给自己的仕途抹上了一层阴影。针对这些雷语,有人建议加强官员的语言艺术培训,提高官员们讲话的水平。这确实有助于减少雷语的“出镜率”,但并不能掩盖雷语背后的官本位思想和公仆意识的缺失。
  分析“雷语”官员们的语言逻辑:似乎不拆老百姓的房就没知识分子的饭,替老百姓说话就没有站在党的立场,没有负面报道社会就和谐了。按着这个逻辑推断,党、官员和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和老百姓却是对立面。这不能不让小老百姓惶恐、疑惑:官员们的一日三餐何来?官员又准备替谁说话?种种怪语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官本位思想在作祟,公仆意识缺失严重,这就不仅仅是语言艺术所能一笔带过了。
  何谓公仆意识?在我看来,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坚决;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立场;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勤恳;是“先天下只有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急百姓所急,忧百姓之忧,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把为民办事落到实处。
  但在现实中,有些官员把政绩看的比群众利益重要,把GDP看得比为民办实事重要,于是征地拆迁、卖地招标、修“短命工程”,修“风光大道”,拆了老百姓的房,占了老百姓的地,于是有了媒体曝光,于是有了雷语不断。频频出现的雷语反映了普遍存在的官员身上公仆意识的缺失。对于这些官员,语言不过是巧言令色的工具,对他们进行语言艺术的培训,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没有必然的关系。良好的语言技巧反而容易成为帮凶,成为掩盖自身劣迹的遮羞布,因为他们心里没有仁,甚至没有民。
  俗语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就如现象是本质的反映一样,雷语是公仆意识缺失的外在体现。因此,官员们要想“过滤”雷语,提高语言艺术只是治标,树立公仆意识,真正为人民服务才是治本之策。毕竟,缘木求鱼是得不到鱼的。(星辰在线网友 徐葱)
 

徐玉杰 发表于 2010-11-5 10:14

{:6_167:}官员素质是首要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葱:提高官员语言艺术不如增强公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