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 发表于 2010-7-30 08:41

读徐晋如君《忏慧堂集》

http://news.jyb.cn/book/dskp/201007/W020100729374496039039.jpg

  前几日收到徐晋如君《忏慧堂集》一书,甫一入手,便觉眼前一亮,深为其古拙雅致的装帧排版风格所吸引,及捧诵大作,更叹其真情弥满,正所谓“满心而发,肆口而成”。尼采说:“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晋如君此书,称之为“以血书者”不为过也。

  观徐君其人,正如倦月楼主人彭玉平所言“羸形弱质,出语温润,殊无长衫马褂、啸然出尘之姿”,然“其真人畸人之情状”,可于“口谈笔论之间约略会得”。《忏慧堂集》一书倾注了他的生命和激情,记录了他青少年时期思想和情感的发展轨迹,可用“肝肠似火,色貌如花”一言以蔽之。

  其中,《胡马集》六卷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携风雷之气,不平则鸣,对国家民族深沉执着之爱奔涌笔端。如“身自后家国,骨需敲铁腥。并州刘越石,志气若奔霆。”(《三酬涵元斋主人》)“荇带冰绡忘未便,峨冠铁铗绝难当。骑鲸终是少年狂。”(《浣溪沙》)“长安年少尽胡心,远忆开元余涕泪。逢客叨谈偏激扬,物妖难夺浮云志”(《贾昌》)等诗句,长歌当哭,感情真挚浓烈,血泪迸流。诗人把自由和公正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和追求,表现出“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心,其狂放的精神与傲岸的性格跃然纸上,真可谓“肝肠似火”。

  其《红桑照海词》一卷,则呈现出“色貌如花”的另一番旖旎缱绻之貌。徐君乃至情至性之人,其词承花间遗风,情之所至,摧刚为柔,缠绵悱恻,销蚀入骨。如“浓云密雨都飘忽,渐入相思骨”,摹写梦萦魂牵、刻骨铭心的忆恋;“万人如海欢声沸,谁谙孤鸿味。星前听徹玉蛩秋,碧海青天眉妩向西流”,不但真情弥满,且难掩“悲欢离合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小山词自序》)的悲凉和沧桑,令人回味悠长;“欲将彤管殷勤赠,苦记今宵,漫记今宵,瘦尽灯花又一宵”,将一抹浅浅的情思,一缕淡淡的愁绪渲染得极为动荡迷离、惝恍难言,而此类幽微缠绵的心绪,萦绕于他的多首词作中。

  《忏慧堂集》又收录《缀石轩诗话》一卷并杂文一卷,作者之于诗词之真知灼见如碎金片玉散见其间,令人掇之不暇,深味之,则如沐春风,生会心一笑。

  王国维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读徐晋如君《忏慧堂集》,无论是伤时伤世的拳拳之念,抑或忧从中来的眷眷之情,都可见其昭昭的赤子之心,其人天真洒落、纯净温润之情态亦复见于眼前。(宋秋敏)

徐玉杰 发表于 2010-7-31 14:15

忏慧堂集{:6_16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徐晋如君《忏慧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