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迅雷:“驻京办拉动经济200亿”的算式与算法
6月30日,县级驻京办撤销的最后时限。究竟能否真的“全撤销”还没个定数,有人就开始怀念“驻京办”了。有人一本正经地给算了一笔账:县级驻京办每年拉动京城的经济200亿……(6月30日《北京晚报》)这个“账房先生”,是“熟知驻京办情况”的《驻京资讯》报社长李罡。其算账的算式非常简单——乘起来再加起来:5000家县级驻京办,用房开销一乘就是60多亿元,伙食招待费为7。75亿,送礼开销 30亿,交通住宿 20亿,发布会费用 15亿,车辆费用 20亿,同乡聚会费用 4亿,两会开销 2。5亿,旅游娱乐等花费5个亿,还有维稳费也非常大……这些一加,所以就有了“至少拉动200亿元的北京经济”。
这种加加减减的算式确实简单明了。但我看着总感到别扭。这200亿的支出,是需要来源的,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自各地纳税人的钞票。所以,对这“200亿”的机械算式之外,要讲个“算法”:是把各地的财政收入减掉了,才有了加到京城头上的巨款。
当然,各地愿意做这样的“支出”,因为这些钞票的投入,是有产出的,就是“跑部钱进”——向中央要项目要经费,一旦成功,产出的大大超过收投入的。其他还有无法计价的感情的、人脉的、关系的“收入”。你说各地何乐而不为?
只要现有的治理体制不变,即财政的主要钞票集中后再分派的方式不变,京城永远都是各地趋之若鹜的圣地。那么,作为“跑部钱进”重要驿站的地方驻京办,就难以真正销声匿迹。换个名头,不叫驻京办不就行了?比如,搞成“驻京维稳办”或“驻京信访接待处”总不难吧?
这背后,是谁要这样的“拉动经济200亿”?这个似乎不言自明。而百姓对驻京办是否真的能撤销,大抵信心不那么足。有网友发表新闻跟帖评论说:“哥只是笑笑,然后走开。”有心者不妨去实地走走看看,有多少原来的驻京办,改头换面之后,依然挣扎着“残留”了下来,待来年春枝勃发?
真要撤销这些来自最基层的驻京办,那么就得施行“定点清除”,而不是笼而统之地发个文件就算数。而真正的治本,是要改变“驻京跑部、要钞票要项目”的财政支付方式。而要改变这样的管治方式,就要真正转变政府职能,化全能政府为有限政府,变“小社会大政府”为“大社会小政府”。如果政府主要管的是保障百姓生活、保护国家安全的钞票,哪有那么多各地来京驻京的政府派出官员?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真的很高兴,政府需要监督,监督了,问题就少一些。鲁迅是共和大厦建设的监工,他是无人可替代的……”这是不久前鲁迅长孙周令飞在《鲁迅回忆录》手稿首发式上说的话。而今驻京办的撤销,似乎就缺真正的“监工”。“驻京办”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无非是触角伸得远点的触须,相比于地方政府来说,还真不是什么大机构,如果最终连这样的“触须”但无法监督好、管治好,那么,政府职能的转换、政府接受监督的承诺,都会成为只挂在墙上的“蓝图”。
少了被驻京办拉动的每年200亿,京城依然是京城,繁荣依然是繁荣——留恋甚至迷恋这200亿,是没有多少意义的。换个算法,把这200亿投到贫困山区贫穷学子身上,投到困难群众的低保补助上,那效益、价值与意义真是大了去了。
稿源:荆楚网
作者:徐迅雷 全国上下支援北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