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平:“创变”求解
2010-06-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马全胜⊙本报记者 马全胜
徐建平给人的第一感觉总是那么温和与随和。但熟悉他的人则告诉记者,徐建平还是一个非常“苛求”的人。对于工作他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如果不是出差的情况下,他不到晚上10点一般不会下班。
作为东吴基金的“掌门人”,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思考东吴基金的“超越与创新”。徐建平一直坚信,成功应对变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创造变革。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徐建平指出,宏观经济转型与资本市场变革,使得投资是一个多元化方程,赋予我们很多种可能性。“从资本市场自身发展来看,原来的单边市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使得双边交易风生水起,我们的市场现在算是正式行了成人礼,开始进入成熟市场的元年。”
徐建平乐观地向记者指出,“目前市场该有的品种也有了,全流通也逐步实现了,双向交易和衍生产品不再绝缘于A股。在这个过程中,机构的行为、市场主体的盈利模式都会发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这些机会值得去把握,也值得不断学习和创新。”不过在基金业多元化发展方向“求解”的过程中,东吴基金选择了战略新型产业投资作为这个方程的“初解”。
面对目前行业发展的种种困境和挑战,徐建平带领下的东吴基金并没有仅仅沿袭绝大多数基金公司从产品创新谋求突破的逻辑上发力,而且还前瞻性地选择了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的再造。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很多努力,徐建平实际上是在战略新型产业的王国中,规划东吴基金大厦的蓝图。
这一思路不管未来会出现多少波折,徐建平依然笃定,未来证券市场的超额收益一定是思想和研究的产物,一定来自战略新型产业的蓬勃发展。 弯道超越——对话东吴基金总裁徐建平
2010-06-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马全胜
http://www.cnstock.com/paper_new/images_new/1/3/2010-06/07/A16/res01_attpic_brief.jpg
弯道超越
——对话东吴基金总裁徐建平
2010年,对于东吴基金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过去的5个月中,旗下基金整体业绩“异军突起”。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至6月4日,在标准股票型基金中,东吴双动力位居第二,东吴行业轮动位居第四;在混合基金中,东吴策略位居同类第一,东吴嘉禾位居同类第九。
弱市当道,东吴基金何以脱颖而出?在整体规模停滞不前、行业发展略显“疲态”的情况下,东吴基金将如何突围?而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又赋予中小公司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本周《基金周刊》就上述问题与东吴基金总裁徐建平展开了对话。
⊙本报记者 马全胜
创“新”迎变
《基金周刊》:今年以来,东吴基金一扫去年的“阴霾”,整体业绩“异军突起”,原因何在?
徐建平:东吴基金创立以来整体业绩都还不错,特别是2007、2008、以及2010年更为突出,只是在2009年出现了短暂的“低谷”。这一方面是由于2009年我们采取了相对谨慎的策略,另一方面坚守价值投资的理念短期内也会对业绩带来一定影响,此外,我们在去年集中引进9名投研骨干,团队的磨合也需要一定过程。
我们一直强调,业绩的可持续性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理念、完善的制度流程、比较强大的团队合力的基础上。在投资决策上,我们积极发挥“投委会”的集体决策作用,对今年的宏观经济与市场趋势做到了前瞻性的把握。在投研团队补充了“新鲜血液”后,我们在内部机制方面也做了一些重新整合。我们对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理解比较深,在战略新型产业、新消费方面做得比较多。今年年初,我们还成立了新消费、新材料、新技术及应用三个投研小组,并把新型产业投资提高到公司的发展战略上来。
整体来讲,今年我们整个投研的平台提升了一个水平,尽管各基金重仓股方向不太一致,但行业选择的思路比较一致;具体的行业布局不太统一,但整体的策略又比较一致,因此取得的良好效果又比较一致。
《基金周刊》:在您看来,制约当前基金业继续快速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徐建平:经过12年的快速发展,基金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资产管理人才,但频繁的人才流动与流失,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高端人才逃离公募”、“基金经理频繁跳槽”、“基金管理层频繁变动”,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这个行业的焦虑。
这背后,有一些制度因素在制约。基金公司的治理机制与普通公司应该是有差别的,但目前基金公司的治理基本上还是像普通公司一样以股本为核心的,但我认为基金公司的治理应该逐渐过渡到以人才为核心的治理机制上来。因为基金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行业,公募基金在发展过程中培养的很多优秀人才,实际上是持有人培养的,这部分高端人才的不断流失,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痼疾”。
从我们公司来讲,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在使用、培养、引用人才方面有一些体制的安排;但要上升到人力资本这个角度来说,不是单一公司能够解决的,需要一些制度上的突破。
思路求变
《基金周刊》:今年以来,随着新基金发行市场化步伐逐渐加快,新基金发行数量大为增加,在你看来,目前基金发行市场格局出现哪些变化?
徐建平:在实行产品审批市场化以后,新基金发行格局出现一些变化。首先,新产品发行密度比较高;其次,主要的渠道的拥挤程度非常明显;第三,成本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在取消了一次性奖励以后,尾随佣金上升的幅度比较高。特别是在当前市场比较弱的情况下,新基金发行的经济效益更是在递减的。
《基金周刊》:新基金发行成本的变化,是否是导致基金公司更加注重持续营销?
徐建平:产品审批市场化加上基金市场的成熟,使得持续营销成为一种可能;而成本结构的变化成为一种催化剂,持续营销未来一定会成为最重要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困难。首先,基金的评价和评级如何让投资者信任目前还是比较难的;其次,让投资者选到合适的产品需要专业机构的支撑,这一市场也是需要逐步发展;此外,第三方支付等机制上的创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全市场的呵护。
《基金周刊》:东吴基金在持续影响方面是如何准备的?
徐建平:在这方面我们早就做了一些部署,一是在渠道方面抓重点促深耕,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互动,包括大力推进投资者教育。我们现在的理念是重首发,更重持续营销。从考核上,我们已经把保有规模作为一个考核的重要指标,存量和增量加起来做一个总量来考核。而且今年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双动力和轮动1到5月份规模增长了40%以上和近30%,一方面我们的基金业绩非常好,另一方面我们在渠道服务上有些成效。
发展谋变
《基金周刊》:在资产管理行业,私募越来越多、银行理财产品大幅扩容、资产管理机构爆发式增长,这对中小基金公司带来哪些挑战?
徐建平:无论公募还是私募,或者其他理财产品,实际上都是适应国民财富爆发性增长之后的一种理财需求,因此大家是互利共生的,然挑战也是比较多的。
首先,这个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这种竞争格局不仅仅在于基金行业内部,其实行业的周边生态也是一样,理财产品包括公募、私募、银行、信托等群雄逐鹿,竞争激烈;其次,基金行业内部的竞争同样异常激烈,品牌的影响力在基金发行、持续营销方面的影响程度越来越高,对中小公司来说,在品牌的投入和积累上面相对要弱势一点;第三是成本在提高,特别是渠道成本在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渠道的优势比较明显,议价能力比较强,中小公司面临的压力更大一些,应该说对渠道的深耕对中小公司实际上是有一个挤出效应。此外,人才的频繁流动流失对这个行业影响非常大,中小公司更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
《基金周刊》: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中小基金公司如何创新突围?
徐建平:经过12年的飞速发展后,从去年开始基金行业整体资产规模停滞不前,其中确实有很多现象值得研究。我想,一方面在于基金业发展时间比较短,目前公司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其资产管理规模的大小;另一方面,公司品牌影知名度的高低有差异,但在核心竞争力方面还不是一个本质性的差别。这对于中小新锐公司来说,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另外,我们处在这样一个转型变革时期,如果小的公司能够把握好大的趋势及早进行布局,完全可以实现弯道超越的这个战略。首先,产品的市场化发行,对新公司是比较有利的,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产品线的布局;其次,在转型变革时期,如果定位准确,还是能够取得比较好的发展的。
对于我们公司而言,把战略新型产业作为公司投研的一个重点,所以我们在人才配备,在产品设计、在资源整合上面,向这方面倾斜。从产品上来说,我们从“新经济”到当前发行的“新创业”,以及和中证指数公司联合开发并获得首家授权的“新型产业100指数”都是未来公司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投资是一个多元化方程
{:6_165:} 徐建平肯定是人才,努力之后是成功也必然的,
卫老哥的新闻版是天天火,再次佩服卫老哥的坚持精神! 回复 4# 徐荣传
谢谢老大表扬!{:6_16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