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绘龙 发表于 2009-3-31 10:22

专访徐学江:揭秘我国首个慈善新闻奖创立

<P>&nbsp;&nbsp;&nbsp; 中华慈善总会主办的我国首届(2008年度)“中华慈善新闻奖”的评选工作已经启动,征集参评新闻作品的工作在2月下旬全面展开。随着评选工作的逐步推进和全社会对慈善事业参与热情的日益高涨,“中华慈善新闻奖”受到我国新闻界和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P>
<P>&nbsp;</P>
<P>中国记协网和新华网传媒频道对“中华慈善新闻奖”持续关注,并陆续推出,被多家媒体转载。同时,我们也收到不少网友的留言提问,希望能进一步了解这个奖项和奖项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BR><BR>  带着网友关心的问题,近日,中国记协网和新华网传媒频道对“中华慈善新闻奖”发起人之一,新闻奖组织委员会副主任、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徐学江进行专访,独家揭秘我国首个慈善新闻奖创立和首个新闻界慈善志愿者团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BR><BR>  新闻奖组织委员会副主任、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徐学江接受中国记协网和新华网传媒频道专访 高国全 摄<BR><BR>  <!--page--> <STRONG>设立“中华慈善新闻奖”:发挥媒体优势,推动慈善风气</STRONG><BR><BR>  新闻奖组织委员会副主任、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徐学江接受中国记协网和新华网传媒频道专访 高国全 摄<BR><BR>  记者:"中华慈善新闻奖"这个想法是从何而来的,设立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BR><BR>  徐学江:首先我代表“中华慈善新闻奖”组委会和中华慈善总会新闻界慈善志愿者服务总团向新华网表示感谢。新华网对慈善奖,对于我们搞这个慈善活动支持非常大,非常实在。<BR><BR>  设立新闻奖主要是根据我们国家慈善事业形势的发展以及我们媒体界的需要提出来的,不是凭空的。如果以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为一个标志,到今年刚好15年。中国慈善事业最近这几年发展较快,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慈善事业起步晚、发展滞后。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务院在汶川大地震后要求慈善机构和组织,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慈善资金,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救助活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把慈善列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12月5日,**总书记在中华慈善代表大会上讲话强调,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进一步发展中国慈善事业,需要各方面的热心支持和鼎力相助。<BR><BR>  中央要求很高,但是我们的现状离中央的要求差距很大。我们的慈善规模还是比较小,去年是一千亿人民币,应该说是历史最高水平了,但是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一般发达国家慈善这一部分的款项占到GDP的7%左右,而我们国家才不到1%(按去年的标准也不到1%)。<BR><BR>  慈善是千百万人参与的事业,需要社会广泛参与。慈善风气的形成就和媒体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我国,媒体的推动作用是非常大的。加快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推动慈善文化传播和建设,不仅是慈善机构、组织和慈善工作者,而且是全国人民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全国媒体和媒体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BR><BR>  我被推荐到中华慈善总会,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跟媒体界有广泛的联系,我们这一代人在新闻界工作了几十年,要我们来就是发挥媒体的作用。我们认为,促进媒体对于慈善风气的推动作用,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设立“中华慈善新闻奖”。<BR><BR>  把媒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当然有很多措施,但是“中华慈善新闻奖”是一个最重要的措施。这个活动对这些年来在慈善报道方面做得好的媒体和新闻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来激发媒体记者们的积极性,肯定他们的努力,推动媒体更多地关注慈善。媒体对慈善报道的多,就是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这个奖项就像杠杆、撬棍一样,能够花比较少的成本和力量就把这个事业动员起来,把媒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也就是设立“中华慈善新闻奖”的初衷。<BR><BR>  <!--page--> <STRONG>“中华慈善新闻奖”四大特点:首创性、民间性、权威性、公正性</STRONG><BR><BR>  新闻奖组织委员会副主任、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徐学江接受中国记协网和新华网传媒频道专访 高国全 摄<BR><BR>  记者:和我国新闻界其它奖项相比,“中华慈善新闻奖”的独特之处是什么?<BR><BR>  徐学江:首先,首创性。慈善新闻奖在我们国家是第一次设立,我们在征求各方意见的时候,包括原来的主管部门,都对我们很支持,觉得这个奖项意义很大。<BR><BR>  其次,民间性。我们这个慈善新闻奖是中华慈善总会的名义来主办的,承办主要是志愿团来做,中华慈善总会是一个慈善机构,虽然和政府有联系,但毕竟不是政府机关,加上我们这些志愿团的成员都是新闻界的退休人员,以志愿者的身份组织参与工作,所以有民间性。<BR><BR>  再次,权威性。志愿团的这些人多是曾经在新闻一线长期工作过的老新闻工作者,大多还担任过重要的领导岗位,有较丰富的经验和阅历,可以保证慈善新闻的评选具有权威性。<BR><BR>  另外,公正性。我们都是离退休的老同志,跟参与评选的各方无利害关系,可以保证评选的公正。<BR><BR>  到目前为止,全国有几十家媒体对这个奖项进行了报道,有500多家媒体收到征集参评作品函。媒体为什么有这么高的热情?就是因为他们支持这个事情。最快的媒体一个星期内就把参评稿件寄过来了。人民日报也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就把参评作品发过来了。所以我们这个活动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大家广泛支持这个事情,认为这是好事。<BR><BR>  <STRONG>“慈善元年”,媒体慈善报道有了质的变化</STRONG><BR><BR>  记者:有人说2008年是“慈善元年”,还有人说“512”大地震极大地传播了慈善文化,您怎样看?<BR><BR>  徐学江:你刚才提到2008年是“慈善元年”,我赞成这个看法。2008年慈善事业发展出现了一个转折点,可以说加速了慈善春天的到来。汶川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在抗震救灾斗争的过程当中,中华民族的“善”得到了空前的张扬。我们共和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捐助活动就是这次抗震救灾,慈善所捐得的钱对于灾区重建和人民的救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里面的捐助有来自政府的,更广泛的是来自民间,真正体现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BR><BR>  从另一个方面看,媒体传播的声势也是空前的。建国以来我国有两次大地震,当年唐山大地震时我是第一线记者,我有着非常深刻的感受。但是就媒体而言,从对人民的教育、对大善的传播远远没有这次“512”大地震影响大。那个时候传播手段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虽然当时也有很多感人的事迹,但很多老百姓不知道,多是一些笼统的概念化报道见诸报端。而“512”大地震发生以后,电视、广播、网络等从早到晚滚动发稿持续了好几个月。在这次抗震救灾当中,我觉得媒体对善和爱的报道有了一个质的变化。<BR><BR>  再加上**同志去年年底以总书记、国家主席这样一个最高的身份在全国慈善代表大会上专门讲慈善,对抗震救灾当中中华民族慈善精神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进一步号召要发展慈善事业,包括新闻界要发挥优势对慈善事业进行传播。这也是我们党和政府最近几年来对慈善事业重视、关注的一个最集中最高层次的表现。综合几点来说,把2008年视为“慈善元年"是有理由的。<BR><BR>  <!--page--> <STRONG>传播慈善文化是媒体人的光荣和责任</STRONG><BR><BR>  新闻奖组织委员会副主任、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徐学江接受中国记协网和新华网传媒频道专访 高国全 摄<BR><BR>  记者:您曾说过“慈善事业是最令世人感动的事业,传播慈善文化是媒体人的光荣责任。”您怎么理解慈善、传媒和媒体人之间的关系。<BR><BR>  徐学江:慈善和媒体这一对关系当中,我侧重讲媒体对慈善的责任。其实我们国家有很多非常感人的慈善人物和事迹。在老百姓当中有那么多的慈善人物和慈善行为,这些信息怎么让更多的人知道?媒体的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媒体的广泛传播,逐渐在人们的头脑里就有了“慈善”的观念,人心向善,社会风气自然就会更加和谐。媒体要自觉地认识到这种社会责任。<BR><BR>  记者:有的时候,慈善信息的通路显得不够通畅。有善心和有需要帮助的人散落在各处,信息通路的搭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传媒和慈善机构互动方面,有没有什么好的例子?<BR><BR>  徐学江:现在的媒体非常的发达,信息很快就可以传播出去。比如说上海新闻晨报社的专栏“老丁关注”,这个同志今年应该58岁,他是这个栏目的主持人。谁有困难,谁有什么情况,他都登在报纸上,再找能够帮助这个有困难的人的线索。他被评为慈善人物,在上海“有困难找老丁”已在坊间流行,说明已经有很大的影响了。另外,山东电视台有一个“生活帮”栏目,主持人郑承镇也是通过这个节目来帮贫弱病残。现在在慈善牵线搭桥方面有不少媒体都在做。<BR><BR>  记者:新闻的竞争是很激烈的,把握好媒体慈善,是否可以成为新闻竞争中的又一张新王牌呢?<BR><BR>  徐学江:我觉得不一定称作“新王牌”,但慈善新闻肯定是一个热点。社会那么需要,国家那么重视,人们的意识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慈善和公益方面的新闻,慈善新闻奖可以加速这方面的升温。如果有眼光的媒体,应该重视和加强慈善新闻报道,这不仅体现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而且从提高媒体的社会公信力、提升自身形象的角度来说也是非常有效果的。<BR><BR>  <STRONG>慈善新闻尤其要杜绝假新闻</STRONG><BR><BR>  记者:一些假新闻事件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例如近期备受关注的“护航”假新闻,造假者也被终身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这些造假现象一定程度上损害媒体的形象。有人提出来传媒要进行“自我救赎”,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BR><BR>  徐学江:“护航”假新闻我也知道,这个人可以说是缺乏新闻工作者起码的道德、良知。对他和相关报纸作出的处分是完全有必要的。这个造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因为军事问题的敏感程度最高,他居然敢编造假军事新闻,他不光骗中国人,还骗全世界,对这样的人严厉处分完全是应该的。我觉得慈善新闻尤其要杜绝假新闻,慈善是表达一种真情、真爱,不能搞虚伪的,更来不得造假。<BR><BR>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慈善是高尚、纯洁的事业,社会上也非常需要宣扬爱、宣扬善。如果媒体上,包括网络媒体上的报道关于善与爱的报道能够占据一定的位置,那么无聊的东西就可以减少。这对媒体形象提升绝对有好处。<BR><BR>  <!--page--> <STRONG>慈善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也是一种快乐</STRONG><BR><BR>  新闻奖组织委员会副主任、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徐学江接受中国记协网和新华网传媒频道专访 高国全 摄<BR><BR>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中华慈善总会新闻界慈善志愿者服务总团的成员几乎全部是已退休的资深媒体工作者。这样一代人,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上山下乡,吃苦耐劳,真心真意为了国家为了事业全心付出,无怨无悔。现在从新闻战线前沿退下来,却又作为一名志愿者积极投身于新闻界慈善事业,生动地彰显着今天的时代精神。作为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谈谈您的内心想法。<BR><BR>  徐学江:这些志愿团成员都是离退休的,绝大多数都是生在40年代,“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我们这些人因为这样的时代特点既对旧社会有朦胧的印象,又见证了我们国家几十年的发展进程,知道什么对国家有利,什么对国家不利,我们这代人应该怎么做,担当什么样的责任,这是很明确的。国家、人民对我们有恩,我们就应该尽我们自己的一切力量来报答国家,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基本素质和对国家的深厚感情。<BR><BR>  慈善是一个崇高和纯粹的事业。有人说慈善是人类的至爱,就是最高层次的爱。它不讲亲疏,没有功利的动机,它就是无私的奉献,不求任何回报。不管对方贵贱尊卑,只要有困难都会向他伸出援手,这种帮助是一种很纯粹的行为,不带有一丝功利性。我们国家现在需要这种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正需要这种精神。<BR><BR>  从我们个人来说,我们这些人搞了几十年的新闻,现在都60好几,快70岁的人了,当了志愿者搞慈善,也算是一种人生的体味。为什么我们志愿团的这些人能组织起来呢?因为我们志同道合,共同语言多,一说搞慈善大家都觉得是好事,都愿意参加。可以说我们这些人衣食无忧,其实可以在家享清福,不用这样劳累,但是我们想在晚年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为国家和人民做一点事情。<BR><BR>  慈善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快乐。通过我们把媒体的力量凝聚起来关注慈善,促进整个慈善事业的发展,我们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BR><BR>  我们这些同行的热情和无条件的支持,使我很感动。当初成立志愿团的时候,跟这些新闻界的老同志们联系,回答的都非常的干脆,搞慈善是好事,为什么不参加?这就说明这些新闻界的老同志很有社会责任感。另外,这个事情中华慈善总会很支持,希望我们在推动慈善新闻传播方面做出贡献。徐镱轩先生是一个民营企业家,1965年生,在企业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把这个钱拿来做慈善,支持志愿者活动。这些都使我很感动。<BR><BR>  <STRONG>新闻界慈善志愿团的大门是敞开的</STRONG><BR><BR>  记者:如果有一些传媒机构也想加入到这个慈善新闻志愿者的团队中,可以吗?通过什么途径?<BR><BR>  徐学江:我们新闻界慈善志愿团的大门是敞开的。现有的我们这些志愿者主要是一些退休人员,有较多的时间来做一些具体工作。我们现在正组织“中华慈善百家媒体联盟”,通过这个活动,让更多的联合支持单位参与进来,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志愿团的作用。<BR><BR>  记者:在未来,新闻界慈善志愿团还将有哪些行动、举措?<BR><BR>  徐学江:“中华慈善新闻奖”我们希望无特殊情况每年都办一次,把这个事情做下去。第二项是“慈善在中国论坛”,今年想跟慈善新闻奖的颁奖合办,今年的主题是“慈善事业与媒体角色”。第三项是加强“中华慈善百家媒体联盟”,现在已经有50多家参加了。百家媒体联盟主要的出发点就是要媒体对慈善报道做出一定的承诺和担当。第四项就是建立一些慈善栏目或者专栏,我们想选择一些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即省会以下城市)的媒体开辟慈善专栏。最后一件事情就是办好“一张纸献爱心”活动,即动员一个单位一年至少捐赠一吨废纸,变成善款后为“老少边穷”地区的小学生(今年10万)每人买一本《新华字典》和每个班级订一份《中国少年报》。。<BR><BR>  这几项工作是比较成熟的,其实,我们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干成这几件事就是我们的近期目标。(高海英) (来源:新华网传媒频道)</P>

徐卫 发表于 2009-4-4 12:15

亲情回帖,友情灌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访徐学江:揭秘我国首个慈善新闻奖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