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10-7 12:48 编辑 7 ]0 U+ {: f$ Z( X% \* d( G! I6 g
# R9 o" j5 {) {; q
郯城徐氏假祖陵弄虚概述 造假者 系列嘴脸 4 4 D6 f8 m& V: @( e) r- G3 \
徐华勤 捕 风 捉 影 上 窜 下 跳
% y2 r1 S- L: ?! P; Y4 I
* 2004年11月,徐州市徐国历史研究会召开成立大会,徐华勤迫不及待地赶了过去,让人家讨论《关于重修‘豹公墩古墓群”并将其定名为“中华徐氏祖陵”的议案》。因不合时宜,会议上未将议案散发更未讨论。但会后,徐华勤却伪造了通过的决议, 【详情 请见 本帖 第22 楼】 更离奇的是刻到石头上时,竟成了“始”祖陵了。 后来,在2011年9月的常熟会议上,徐华勤还既然称是“徐清义等人推举他发言...”绝对的不要脸不要皮滴。
1 s# ~& P/ y! `9 H ? C& p
* 2014年3月,徐华勤抛出《徐姓祖陵文化》一书 其中,他对一些家谱好象特别感兴趣,对下边这一例,他大概是如获至宝的了。—— 湖南长沙“惇叙堂” 清 道光二年 桂月撰修的《徐氏宗谱》记载: “三世房(王房),征公长子,生子二:卿、仁。墓在郯县城北。四世仁,瑭公次子,生子一:豹,墓在郯县城北。五世豹,仁公子,生子一:濂,墓在郯县城北。六世濂,豹公之子,生子二:澄、佥。墓在郯县城北。七世澄,濂公长子,墓在郯县城北;佥,濂公次子,为京兆尹。生子二:起、哗,墓在郯县城北。八世起,佥公长子,墓在东天莫……十四世明,兴公长子,为河内守,墓在郯县城北……十九世侍,瑞公之早-縿子三:并、权、世长,为下邳太守,墓在郯县城北。二十世并,侍公长子,为刺史官,塞在杂莫县,与八证逾起公同穴。” / _& ]- k, ?) I0 O- D X" w9 X
特注:“四世仁,瑭公次子”,这明显是错误的。按上文看,“仁”是三世“生子二”之一,“三世”本来是房,怎么又成了“瑭公”了呢? 再则,八世起、 十四世明、 二十世并 ,这又是哪来的“新世系”呢?除了胡说八道,还能算什么? / O+ Y- v* g( f
徐华勤等辈,对于家谱的记载,绝不是作为参考而是作为证据来使用的。尤其一见“葬郯城北”字样,立马就热血上湧。或许正是见了这一个家谱后,就由“埋5人”升级为“挤11人”了。事实上,一个清朝的家谱,记载3500多年前,文字尚没形成系统时的事项,其参考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 x) q3 o+ e3 p( {# d
一些2000年以后的家谱,不管是否有错,只要有“郯城北”字样,徐华勤也是要引用的。对他来说,这些都是有力的证据。天下的姓氏成千上万,除了徐华勤等辈,还有哪一家是这样干的,真让他把徐家的人丢尽了。 ( 四川)徐仲海言: ...如果这个时期不放正心态,写一本书很简单,目前大多的做法是,将各类相关资料收到一起,重新组装成一个大杂烩,做一个新的包装,美其名曰“某某文化”震撼强势面世。敢说收集的资料基本是正确的吗?收集的所有资料有认真,严谨的检验过吗?有和相关同行的专家学者论证过吗,这是现在社会的通病。...
5 A: o+ P- O, ~1 M# f
从 郯国故城 《残迹古韵犹存抖落千年苍凉》一文看,徐华勤好象是把今城当作了宋城,或许这也由此造成三无土包堆错了地方。 . J8 n. [# V, a1 J. R; H2 h' B
徐华勤,在造假一伙中有其特殊性。他似乎顾前不顾后,特别不要脸,。实实在在就是一个捕风捉影上窜下跳的小丑,所谓的《徐姓祖陵文化》也终将成为绝不光彩的历史印记。 0 v8 S! V! R! k; r3 ~4 k
《徐姓祖陵文化》,其实是《戏说徐姓祖陵》
$ Q1 g* M7 U7 P2 S1 ~
# ?* [$ Z( M/ K! _0 o b
2 w. i) N! F5 ]1 Y3 x
' n. l" b/ K$ q5 V( e/ {& D
徐国的历史正遭受篡改,对族人的蒙骗还在继续。 中华文明不容亵渎 徐国历史不容篡改 8 p7 B7 `) C Z
【造假,本身是非常错误的事。 【维护假象,则又进了一步,就不属于可原谅的范围了。 【而为维护假象,不惜大打出手,这其实已经是流民行为了。 【祭祀祖先,从来都是属于“礼”的范畴,自有其规矩。 ; C4 i* T( j: n$ r8 v5 j$ R: x* G( H
【敬请各位: 走过路过留下足迹 反假打假你我有责 帖子内容或有不确之处。您若有发现,请及时指出,先谢谢了。 $ w( [* j: k- D
4 {' D9 A' x& p) m"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