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905|回复: 1

[地方] 情系漳州布袋木偶,徐氏家族技艺传承两百余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7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本帖最后由 徐洛海 于 2018-2-7 21:20 编辑

发布时间:2018-02-06 16:15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沈杰群
  中青在线北京2月6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沈杰群)漳州木偶头雕刻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中极富特色的艺术瑰宝,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制作工艺以师徒相继的形式流传,尤其以家族传承为主。今日,“匠心传承——徐竹初、徐强父子木偶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至2018年4月6日,为期两个月。
IMG509a4c084d0746790484745.jpg
  徐氏家族木偶头雕刻是漳州木偶头雕刻的典型代表。徐氏木偶作品以福建“北派”布袋木偶为主,兼及提线木偶、铁枝木偶,表情丰富细腻,衣饰精致严谨,在两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深得闽南人的喜爱。徐竹初、徐强在秉承祖辈传统技法的基础之上,融入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体察与思考,兼顾舞台表演与审美欣赏的双重需求,在木偶造型和神态的表现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与改良,塑造出超越前代的木偶艺术精品。

IMG509a4c084d0746790487946.jpg

  本次展览展出了300余件(组)徐竹初、徐强创作的木偶艺术作品,全面展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木偶头雕刻”的艺术神韵与文化内涵。

  展览分两个单元,“雕偶世家——徐氏木偶雕刻传承与技艺”单元,展示徐氏制偶家族前五代传人在200余年的历史中所创作的木偶作品,以及第六代传人徐竹初与第七代传人徐强的木偶代表作。

IMG509a4c084d0746790493347.jpg

  在“以形写神——徐氏木偶形象”这一单元,通过三个部分来展现漳州木偶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一,漳州木偶与当地民俗。该部分以木偶的形式展现了漳州当地民间习俗中所出现的著名人物,如八仙、钟馗、关公、陈元光、保生大帝、三平祖师等人物形象,反映了漳州民间习俗与中原民间信仰杂糅的文化特点。徐氏父子根据每位民俗人物形象的特点,创作了造型各异的木偶形象。

  第二,众生神采——生、旦、净、丑。漳州木偶戏大体遵循传统戏曲的角色分类原则。徐竹初、徐强父子将人物性格特点融入木偶头雕刻之中,赋予每个木偶形象以独特的艺术内涵。另外,展览还展出一座的漳州传统布袋木偶戏台,配以木偶,完整展现了传统布袋戏的演出形式。

  第三,掌中乾坤——漳州传统木偶戏剧目。漳州布袋木偶戏艺术自明代开始繁荣,至清代末期发展至高峰。在不断吸纳戏曲艺术的同时,漳州布袋木偶戏移植、改编、创作了大量演出剧目。该部分展览以木偶戏场景配合视频的形式复原了四出漳州布袋木偶戏的代表剧目,分别是《大名府》《蒋干盗书》《抢亲》以及《雷万春打虎》。此外,该部分还展出了《白蛇传》《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的部分木偶形象。



  本次展览展品的呈现方式,一改传统木偶单一呆板的陈列模式,特邀传统戏曲专家针对每件木偶的人物性格进行动作设计,力求最大限度地将漳州布袋木偶的自身特点与传统戏曲身段相融合。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国电影制片厂邀请布袋木偶表演大师杨胜、陈南田,使用徐竹初雕刻的木偶共同录制了一系列漳州布袋木偶戏的经典剧目电影。本次展览特选择了四出最具代表性的剧目,根据电影中的情节再现了当时木偶表演时场景,并配以视频资料,不仅展现出漳州布袋木偶戏的魅力,还体现出历代布袋木偶艺人对木偶艺术的至诚之爱。
发表于 2018-2-8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家骄傲!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3 08:25 , Processed in 0.186253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