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41|回复: 2

[评论] 徐新明:对问题胶囊背后的“问题监管”必须一查到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7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20110124174956-230343369.jpg

  【新民网评】最高检渎职侵权检察厅日前向全国各省级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发出通知,要求主动与有关部门加强联系配合,发现和查办“问题胶囊”事件背后的渎职等职务犯罪。目前,河北、浙江、江西、山东等省检察机关已迅速采取有力措施介入事件调查。(4月25日《新民晚报》)
  最高检要查“问题胶囊”的背后,有没有“问题监管”渎职,这反映了国家对药品安全的重视,对监管部门履职行为的重视,我们感到欣慰。欣慰之余,也让人担心:4月15日央视《每周质检报告》爆出“问题胶囊”事件之后,为什么依然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是否能一查到底?
  我们认为,首先需要查清的问题,为什么“问题胶囊”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河北、浙江、江西、山东等省几乎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问题胶囊”;据说,在“问题胶囊”事件发生后,**指挥各地警方已经查封非法生产线80条,查扣用工业明胶生产的胶囊7700余万粒;4月18日,上海新民网记者发现,不少购物网站上有大量空心胶囊仍在发售;4月19日又传出消息,“浙江再检出33批次胶囊铬超标”,超标产品及涉案企业名单,至今尚未公布。据有关媒体称,有关"问题胶囊"的问题早在2004年就曾被曝光,近10年的时间,“问题胶囊”的问题非但没有制止,反而愈演愈烈,如此全国范围的行业乱象,为什么至今没有官员对此负责?
  其次,要查为什么涉事单位却一直未有积极回应?“问题胶囊”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国家药监局责成相关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对违法违规企业予以严肃处理。那么如何处理呢?据有关媒体报道,涉嫌使用问题胶囊的9家药企中,有的为自己辩护,有的保持沉默。在“问题胶囊”被媒体曝光后的第4天,号称“做良心药”的修正药业才道歉,但道歉内容,避重就轻,轻描谈写。作为最直接责任机构的药监局,还声称“及时采取了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迄今尚未给大众一声道歉。为什么事态发展到如此不可收拾?不知道面对老百姓当前吃药如慢性自杀一般,为什么监管部门还能坐得住?
  再次,要查使用工业明胶制造胶囊的企业,为什么如此大胆?为什么我们的监管部门不严厉处罚?是否有猫腻?要知道,在许多发达国家,药品企业哪怕出一个小瑕疵,都会招来重罚。2009年,美国制药企业辉瑞公司在营销中故意夸大药品适用范围,被政府重罚23亿美元。2010年,哥搂脖制药业巨头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被控销售20种安全存疑的药物,有一些掺假药物。这些药品均为葛兰素史克公司在波多黎各的一家制药厂生产,后来这个制药厂被关闭,葛兰素史克一共支付了7.5亿美元罚款。我们的药品检查为什么失效?涉事企业为什么能顺利通过药品认证?其间是否有监管部门的不作为,渎职甚至贪腐?
  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最高检渎职侵权检察厅有关负责人已带领两个工作组分赴河北、浙江等地,听取当地“问题胶囊”事件蔓延和发展情况,并与当地检察机关共同研究介入事件调查,开展深挖事件背后执法监管人员渎职等职务犯罪工作。这充分反映了国家对“问题胶囊”事件的重视。
  “问题胶囊”事件的发生,是对国家法律法规的严竣挑战,我们只有一查到底。以此深入剖析,将使人们大开眼界,起到极大的警示作用。可以清楚看到监管部门的有些官员,为了谋取私利,如何不作为,如何以身试法?可以看一看,有些工作人员是怎样收受贿赂的?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如何进行行贿的?这可以真正剖析了“问题胶囊”中背后的真正严重问题,其中就可引出许多带普遍性的规律和教训,对于今后许多药品食品安全问题,如何防止腐败也等于打了“预防针”。同时,通过此事,可以建立相应的法规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防范腐败的机制,才能起到惩戒之效。
发表于 2012-4-27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监管部门与生产厂商应同罪同处。
发表于 2012-4-29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止一类。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4 08:35 , Processed in 0.182060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