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22|回复: 1

[人物] 徐维扬嫡孙徐兆麟:祖父留下血脉 永做中国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7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二九”起义领导人徐维扬嫡孙徐兆麟:
  文/图记者欧阳晨
  “(大树)有气根,风吹雨打都不会烂!”昨日是“三·二九”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一百周年纪念日,在百年前罹难的黄花岗七十二位烈士中,有四分之一(十八人)来自广州市花都区(时名花县)。带领他们打响这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则是受黄兴委托、组织花县百余精壮组成敢死队(先锋队),进攻两广总督署的徐维扬。而在百年大祭的前一日,徐维扬现年71岁的嫡孙徐兆麟,再次回到了花都区新华街三华村的故里。他自言,祖父留下的或许只有那血脉中绝不磨灭的民族意识,“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心系故里
  为花县十八烈士请恤
  “我是阿福的仔呀……”在迈入三华村“集之徐公祠”时,徐兆麟热切地招呼着村内的老人。这间挂有广东番花同盟分会旧址牌匾的祠堂,以及在那阳光下下棋、读书的乡亲父老,是这半个世纪以来,他从未忘却的儿时记忆。
  时间回到了七十年前。徐兆麟说,他出生的1941年,正值抗日战争期间。父母当时带着徐家的妇幼避难广西,他进而也是广西出生的。直至抗日战争结束后,他才随父母回到广州,先是居住在惠福西路,之后再回到三华村的老屋。期间,方与祖父接触日多。但那时,对于享名粤境的祖父,徐兆麟心中大多是敬畏。由于是长子嫡孙,祖父对其颇为爱护,时常会招入居所玩耍,给些零食杂物。
  而对于故居,对于广州起义,他印象最深的,是那时村内的哭泣。他说,祖辈曾告诉他,广州起义时,冲锋队被打散,三华村的不少青壮都亡于战事。他们或身为人父,或身为人子,亲属的哀伤可想而知。徐维扬在革命成功后,专门为亡于“三·二九”的烈士家属“摺开请恤”,其中专门列明为十八位黄花岗烈士的详细资料等等。这封公文,也成为了近日研究广州起义的珍贵历史资料。
  气节藏于血脉
  永远都是中国人
  祖父是怎样一个人?徐兆麟表示,有关祖父的一切,都来自姑姑的叙述。徐兆麟表示,西华路姑姑家的阁楼上,曾经有祖父诸多的遗物,将服、刀剑、签有“孙文”的委任状……那是一种荣耀,更是徐维扬那一辈人为中华崛起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气节。
  “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目前定居香港的徐兆麟说,他移民美澳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他绝不移民,因为祖父或许在血脉中就已经传承了,无论怎样,都要做个中国人。
  徐维扬:
  率花县敢死队进攻两广总督署
  徐维扬(1887~1952),字瑞甫,花县新华镇三华村人。祖父徐俊贤,曾参与太平天国起义。徐维扬少时进入广州培英学校接触了西方思想,对孙中山倡导反清革命尤为向往。毕业后,入广东陆军将弁学堂学习炮科,与黄兴、赵声、倪映典等结识,加入同盟会,并任陆军分会主盟人。
  1911年3月29日黄花岗起义之役,徐维扬带领花县敢死队100余人,与黄兴所率队伍,合力进攻两广总督署,杀死敌卫队管带。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职,徐维扬被任命为陆军第七团团长,授炮兵上校衔,兼广东雷廉绥靖总办,驻守南路。“二次革命”失败后,徐维扬弃雷廉绥靖总办之职,赴香港居住。
  1915年,袁世凯密谋称帝,徐维扬亲赴湘、桂、鄂、赣、闽诸省,联络同志,进行倒袁活动。
  1922年5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任徐维扬为中将参军。此后,徐维扬历任粤汉铁路护路司令兼粤汉铁路总巡、粤汉铁路局局长等职,1938年,徐维扬被推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统率委员会委员。
  新中国建立后,徐维扬赋闲居家。后双目失明,四肢瘫痪,继而心脏病发作,救治无效,于1952年2月1日在广州去世,终年65岁。

发表于 2011-9-18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堂堂正正中国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5 21:07 , Processed in 0.181600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