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00|回复: 2

[人物] 徐根娣:“生死界”旁的守护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5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作者:冯晓瑜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徐根娣是个大嗓门,30年的里弄工作练就了她一副豁达的性格。但她退休后做的事却需要一颗细腻柔软的心。10多年里,徐根娣跟她的几个同伴奔波在临汾社区卫生中心的各个病房里,守望着那些即将行至生命尽头的人,在他们生命颜色褪至黑白的时候,用关怀送上一抹暖色。
   
冲破观念阻碍  选择“关怀”
   
    1998年,临汾医院刚成立不久。退休在家的徐根娣受街道之邀到医院做监督员。徐根娣因旧居拆迁搬到了临汾街道,在临汾医院里,她遇到了几位以前的老邻居。
   
    病房里太沉闷,没人聊天。徐根娣看着老邻居孤独地呆在病房里一脸苦闷,更有一种凄凉。“人免不了生老病死,我以后遇到这种事情怎么办”,徐根娣从1992年开始就一直独居在家,她看着寂寞的老邻居,有些后怕。那时,她萌生了一个念头——找一帮朋友时不时去看看孤独的老邻居。
   
    一年后,徐根娣拉着相熟的四十几个阿姨妈妈成立了一支临终关怀志愿者队。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死亡”一词是放在“黑名单”里的,不能提及。徐根娣最初做临终关怀时,同样碰到了观念上的阻碍,她刚提出要到医院照看临终病人,周围就反对声四起,“啥地方不好去啊,为什么一定要去医院,去了当心触霉头。”面对家属、邻居的不理解,徐根娣只好带着几个还想做下去的队员上演一出“瞒天过海”——偷跑到医院做工作。
   
    到了病房又是一道槛:很多绝症病人被疾病折磨得样子不好看,病房完全被“痛苦”二字盘踞。最要命的是,今天还聊得起劲的生命,第二天再推开同扇房门,同一张病床上已经换成了另一个人。“刚开始,晚上常常睡不着。”徐根娣说。因为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没过多久,四十几个队员中的大部分选择了放弃,留下的人只有个位数。
   
用一份柔软  送一缕阳光
   
    10多年来,病人走了一个又一个,徐根娣粗算了一下,送走的人已经有600多个了。有一个叫王淑萍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她始终记在心里。
   
    初见小王时,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病房里,手臂肿得不成样子。几个人试图劝慰她,她悲从中来:“老妈妈,我生了这个病把家里给弄穷了,看样子也活不长。谢谢你们,不要来打扰我。”徐根娣知道,许多绝症病人得知病情后,会选择将自己封闭起来,而关怀员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紧锁的心门打开,让阳光照进去。
   
    轻轻执起王淑萍肿胀的手,徐根娣几人小心翼翼地帮她撸着,“你像我们的女儿一样大,我们可以做你的妈妈吧。”看到王淑萍的嘴唇有些干裂,徐根娣他们拿来蘸了水的棉花球,帮她揩一揩。那天,徐根娣与她的同伴们跟王淑萍聊了一个小时,当晚,住进医院一个礼拜不肯进食的王淑萍开始吃东西了。
   
    这是徐根娣最乐意见到的事,“许多病人因为心情好了,生命时间延长了,王淑萍就是其中一个。”徐根娣说,在医院,医生是技术治疗,而她们的精神治疗,效果是让病人感受到温暖,若再前进一步,或可帮助他们延长生命的时光。
   
    徐根娣总结了一些跟病人聊天的技巧。哪里新建了公园、哪里多了一个超市都是谈资,把外面的消息细选后带到病床前,能让他们感到一丝生机。为病人读报、梳头发、剪指甲,都成为一种精神的慰藉。
   
“日后我有需要,人家也会帮我”
   
    关怀第一个临终病人时,徐根娣才60多岁,现在的她已经是位满头白发的八旬老人。徐根娣自己一度也觉得非常压抑,“我做这些干什么呢”的想法也曾在她的心中起伏。
   
    但病房内外总会发生一些令她感动的事:帮病房里一个80多岁的老伯做生日,老伯突然激动起来,“我生下来就没过过生日,现在即使走了我也闭眼了,总归有好心人在帮助我”;她清楚地记得,一位90多岁的老人躺在医院里,子女特地跑来央求临终关怀员送老人最后一程。徐根娣知道,那些病榻上的人时时记挂着他们,有时天气太热少去几天,病人见到后就会嗔怪,“徐妈妈,你怎么这么晚才来,你是不是不要我们了。”
   
    环顾老队友,大家也都在互相勉励。徐根娣们有一个实在的想法:“现在这样帮人家,日后我有需要的时候,人家也会帮我。”世博会召开前,徐根娣听从了医院建议,回到了小区,临终关怀队也就此解散。
   
    今年,街道挑选了8个五六十岁的妈妈阿姨,企盼重组临终关怀队伍。徐根娣作为元老欣然“出山”,指导“年轻人”掌握临终关怀要领。她说,要赶紧把“年轻人”扶起来,让这最后的一丝温暖能够延续下去。
   
    本报记者  刘力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1-8-15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让人佩服!
发表于 2011-8-15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界的联系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6 00:29 , Processed in 0.184724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