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43|回复: 3

[人物] 徐向前临终**说了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0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摘自《徐向前的非常之路》,张麟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90年6月,徐向前住进解放军总医院。90高龄的老元帅,心脏一直很好,从3月开始,却多次发生心绞痛。经过诊治,病情虽然有了缓解,但是心绞痛仍不时发生。从6月5日起又患感冒发低烧,经过20多天的抗感染治疗,均不见效。6月27日入院以后,病情急剧发展。6月29日李先念赶到了总医院南楼六病室。这时,病房外气氛已经不寻常。李先念正想要不要进去惊动,徐向前从护士话中得知李先念来了,便示意请他进来。 从1929年起,徐向前和李先念在大别山相识,他们是生死与共的战友。李先念是黄麻起义的老战士,是一位从木匠成长起来的名将,有勇有谋,胸怀大略,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屡建奇功,徐向前对他特别尊重;李先念从在大别山起,就在徐向前领导下,他心目中的徐向前元帅是一位“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百折不挠、战斗不息的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位“大智大勇、缜思断行、擘画军事、驾驭战争的能手”,是位“坦荡无私、刚毅木讷、顾大全局、谦虚谨慎、廉洁公道的人民公朴”。李先念在国家主席的位置上,也是把徐向前元帅看成自己的老总和知心战友。两位战友今日相会,谁都明白,这将是可贵的时光。徐向前略微睁大眼睛,向坐在床边的老友说:“我的遗言有三条:一是不搞遗体告别;二是不开追悼会;三是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和太行山……”李先念抑制住泪水,握着老帅的手说:“你会好起来的……”徐向前摇头,他好像感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两位老战友紧紧拉着手,谁都不松开。在场的医生、护士无不动情,个个把脸转向后方偷偷地擦拭着泪水。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徐向前十分欣赏这句话。他从不忘过去,不忘人民,不忘战友,更念念不忘国家的命运和党风好转。他对自己要求严,对亲属和子女“不开绿灯”。他常教育子女们: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要以为爸爸是什么元帅,妈妈又是什么司长,就打着旗号去搞名堂,向单位提要求。不能靠父母铺路,还是自己走自己的路!他的四个子女,有的是军官,有的是军医,有的是工程师,都是埋头苦干,从不以为自己是帅门出身而特殊,他们的成就也都是靠自己奋斗。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必修课”的年代,徐向前最小的女儿中学毕业后,照规定去内蒙古建设兵团当农工,后来又去当兵成长为军医。侄孙女在黑龙江北大荒“插队”,侄儿是一位军事院校的教官,一年想走元帅叔叔的“后门”,让孩子去当个兵。老帅明确地向侄儿说:“我不能破这个例。孩子要当兵,就按正常手续办,不许走后门。”侄孙女最后靠自己奋斗,在北大荒边劳动,边自学,后来考取了大学。二女儿四十多岁时,在一个单位当工程师。在80年代初,一家人还住着8平方米的小屋。单位调整住房时,给她调换了20多平方米的小套房。徐向前听说此事,对女儿好一顿审问:“是正常调的房,还是搞了不正当活动?是不是托人说了话?要是搞不正之风,马上退出去……”审得女儿委屈得几乎要哭,说清了实情,才算罢休。病中的徐向前,痛苦、寂寞时,总是呼唤着秘书的名字。他要秘书给他说些国家大事,讲些军队的事,他戎马一生,生命和战争、军队不可分。病情一天天加重。8月5日,儿女们都来了,围在床前和身边。老帅看见儿子、女儿、儿媳和女婿都在,郑重地说:“我说不了多少话,我要说的是,我死后一不搞遗体告别,二不开追悼会,三把骨灰撒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河西走廊。这就是我留给你们的遗言。”“你们要永远跟着党走,贯彻党的路线,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现在党风不正,有些人光说不做……”儿子徐小岩忍住泪说:“爸爸,你不要说了,你说的话,我们都记住了。” 8月8日,**总书记来到了徐向前的病榻前。他刚从西藏视察归来,讲了些外地的情况,徐向前听了很高兴。 在他走出病房后,向徐帅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徐帅是老布尔什维克,他不愧是我党人的楷模!” 1990年9月21日凌晨4时21分,徐向前与世长辞。军旅中又陨落了一颗闪烁的帅星。按照徐向前的三条遗言,丧事一切从简。骨灰撒向了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太行山。这位五台山的骄子,从小看着大山长大,革命的生涯又和青山分不开。 他的名字将和高山一样巍然屹立!
抗战时:身卧病榻心系战场
抗日战争的后4年,徐向前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延安度过的。
小砭沟、王家坪、联防司令部、柳树店和平医院和枣园,处处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足迹。
1940年6月他奉命回到延安,准备参加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后来大会延期,他就暂时住了下来。
一天,他骑马去延安南门外七里铺开会,走到一条山路口,突然间他前边的一匹马惊了,一阵狂跳,踢到了他的左腿上,导致胫骨骨折。
在医院整整躺了六个多月。
出院后,先是出任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又调任抗日军政大学校长。
在将近五年多的时间里,徐向前处境艰辛。
在联防军司令部工作时,和司令员贺龙工作中配合倒也可以。
到了抗大,整风运动中,康生趁势在抗大干部和学员中大抓“红旗党”,推行“抢救失足者”,闹得全校一团糟。
当时徐向前在延安正参加准备“七大”材料的工作,得知学校搞出六百多的“特务分子”、嫌疑分子,只好返回绥德收拾残局。
按照毛泽东的指示精神,好不容易把抗大的问题解决了,一场大病,又把徐向前打倒在病床上。
这次病来得突然又很顽固,整天发烧,持续了两个多月。
他住进柳树店和平医院,开始医生们都说不清他得的什么病,及至诊断清楚了,说是肋膜炎,徐向前这才松了一口气。
在前线斗争环境的压力下,有些疾病潜伏着,来到延安生活环境安稳,各种疾病都暴发了。
加之腿骨被马踢伤,健康状况坏到了有气无力的程度。
更使他不愉悦的是,在婚姻上,又一次遇到挫伤。
沂蒙山这难忘的土地,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在那崇山峻岭中,他像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一样,把游击战和创建抗日根据地结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战绩,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沂蒙山区,经同志们的介绍,他和一位标致的山乡女子结了婚。
她是位地方上抗日组织中的妇女干部,文化程度不高,人却生得挺白净。
也说不上是爱还是受别人的劝说,她嫁给了徐向前,并且生了个女儿,名叫鲁溪。
她和徐向前本来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一个是山乡女子,一个是领兵的大将军,性格、爱好差别很大,她随同徐向前到了延安后,两个人越来越没有共同的情趣和共同生活的愿望了,最后只好分了手。
离婚,是一种解脱,但两个人中总有一个有难以避免的痛苦。
徐向前在离婚之后,又带着一个女孩子,虽然不需要他一切都照料,但在女儿面前也是又当爹又当妈。
加上身体不好,时常处在痛苦中。
他惟一解脱的办法,是看书、看报、看文件,想想前线的作战。
他希望着早一天走上战场。
同志们很关心徐向前的健康。
在他住进和平医院期间,毛泽东等经常到医院慰问、探望。
徐向前因重病住院,身体虚弱,未能出席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他原来准备回山东的打算,也没能实现。
“绝对卧床休息”,这是医生对他的要求。
徐向前像一名士兵服从指挥官的命令一样,听从医嘱。
可是,医生只能限制他的行动、饮食,却不能限制他的思想。
徐向前在病床上,每天都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变化。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徐向前的视线,又转移到国民党蒋介石身上。
一天下午,他正在读文件,门帘掀开了,毛泽东魁伟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护士扶着徐向前坐起来,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向前同志,治疗得好吗?”
徐向前说:“感谢主席的关心,医院对我的治疗很费心!”
毛泽东在他床边坐下来。
徐向前动情地说:“主席,我真希望再去打一仗,可是……”
徐向前言谈平淡,给人的印象他不善于动情。
其实,久经沙场的老将,不能带兵,久困在病榻上,心里真是苦不堪言啊!
他平日见毛泽东言语不多,今天见面,话也多了起来。
三句话不离本行,说的又是革命的前景和未来的战争。
毛泽东完全理解这位久经沙场而今躺在病床上的同志的心情,劝慰说:“身体还未痊愈,还是继续安心静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哇!
身体养好了,以后国民党是不会让你闲着的。
”抗日战争胜利了,徐向前预见到中国的前途,又向毛泽东说:“主席,你的报告、讲话,我都看了。
蒋介石这个人呐,就是你说的那样:看看他的过去,就知道他的现在和未来。
我们太了解他了,他发动战争并不奇怪,不发动内战才怪哩!”
毛泽东点头说:“是啊!
我们争取不打内战,但他们把刀架在我们的脖子上,”毛泽东用两个指头点了一下自己的脖子说:“那只好准备打几年了。”
军事家的眼睛就是闭着,想到的仍是战场。
病中的徐向前,除了吃饭、吃药、睡觉,想的就是战争。
十年内战、八年抗战,他和党内的许多同志一样,都深深认识了蒋介石这个人的反动本质。
这未来的战争又会怎么样呢?毛泽东的到来,使徐向前对抗战后的前途、战争的发展,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
患病的人,都把好转的希望寄托在医生和医药上。
和平医院的医生有几个是高手,可是医药就难说了,营养品更是十分匮乏。
徐向前要战胜结核性胸膜炎,谈何容易!
他虽然意志坚强,一直同病魔做斗争,那无情的病菌,总是死死叮着他的肌体。
医生要他“戒烟”,他交出了全部香烟,不再吸一支。
医生要他“卧床静养”,他一躺就是一个多月。
贺龙来了,还专门向医务人员和警卫战士交待,要谢绝同志们的探望。
静卧、一口烟不抽再少见战友,这使他更痛苦。
陕北高原金秋时节,天高气爽。
徐向前身体一天天好起来。
他为抗日战争的胜利高兴,为自己战胜疾病高兴。
他出院前,坚持散散步、打打拳、拉拉胡琴、敲敲扬琴。
他琴艺虽说不高,但民风民俗味甚浓。
病房活跃起来,医生、护士有时和徐向前一起娱乐、唱唱陕北民歌。
5岁的女儿鲁溪来了,听到爸爸的胡琴声,也会把小嘴贴到护士的耳边,天真地说:“爸爸又杀鸡哩!”
徐向前不知道女儿说什么,他看大家都开心地笑了,自己也笑笑。
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小雪,飘飘洒洒,纷纷扬扬,延安枣园披上了淡淡的银装。
徐向前离开和平医院,作为客人安排在这里
徐向前急了,大喊大叫:“快!快呀!”
一车老弱病残,动作哪能像战士,想快也难快。
谁都不把徐向前这个小队长的话当成命令。
徐向前好不容易把大家叫下汽车,敌人的飞机飞临上空了。
敌机难得找到一个共军的汽车目标,疯狂地俯冲、扫射。
几分钟前还是平静的山庄,被这突然袭来的空中强盗闹得鸡犬不宁。
徐向前指挥大家疏散和防空。
机敏勇敢的汽车驾驶员,在这危难时刻,为了保卫首长们,驾驶着那辆卡车跑出了村庄。
敌机追杀不放,直到飞机上的子弹打光,才算结束了这场空袭。
那位驾驶员虽然没发生意外,但是汽车的油箱被飞机打穿了。
徐向前带领着这支特殊小分队,只好告别了卡车,靠两条腿在艰难的旅途上跋涉。
在绥德住了20多天,转眼就到了年底。
大家都十分关心延安方面的情况,前线的战报不断传到绥德。
延安在危机中,国民党胡宗南的大军步步逼近。
徐向前再也按捺不住了。
一天晚上,他看着在灯火下为快要降生的婴儿做衣服的妻子黄杰,轻声说:“战局这样紧张,待在后方转来转去心里实在不安。
我们还是一起到太行前线去吧!”
黄杰马上应着:“好啊,还是到前线去好。
只是你的身体……”
徐向前一笑:“我倒没什么,只是你……”
黄杰说:“我也没什么。”
她轻松地说了一句,“就让这个宝宝在枪炮声中诞生吧!”
“好,就这样定了。”
徐向前成竹在胸,“路上有人照顾你,我看不会出问题。”
黄杰在白区工作时,和前夫生过一个男孩,那孩子一岁多就送往老家去了,眼下没有音讯。
作为一个女人,她希望能有个孩子。
但同时,她也非常理解丈夫的心情,他渴望上前线。
黄杰放下手中的针线活,拿来纸笔,说:“快给党中央、毛主席写个报告! ”一年多前,徐向前才和黄杰结婚的。 她是一个经历坎坷的女人。 她原名黄书莲,出生在湖北省江陵县郝穴镇。 两岁时父亲病故,她和一个智力不全的哥哥,随同母亲靠出租土地和卖油生活。 伯父黄仲甫,是郝穴镇上的地主豪绅、民团团总。 他不仅不照顾寡母弱女和可怜的侄儿,反而多方欺凌他们,想逼迫黄杰的母亲改嫁,硬要把黄杰嫁给镇上姓刘的商会会长流氓成性的儿子。 黄杰从小性格倔强,渴望自由,反对旧礼教,反抗缠足。 1924年她不满15岁,逃出黄家去武昌第一女子中学附小读书。 第三年考入湖北省女子师范。 就在这一年,北伐军攻下武昌,黄杰又考进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干部学校女生队。 这个女生队当时共招收了183名学员,后来不少人成了女中豪杰,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位。 黄杰在军校中,算得上是人小志气高的一个女兵。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黄杰潜回家乡,在白色恐怖下先加入共青团,1928年初参加我党。 随后被派往松滋县任中共特别支部书记。 她开始以松滋女子学校教员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 在这里,她领导了九岭岗**,指挥工农革命群众收缴反动民团27枝枪,武装起自己的队伍,并宣布成立了苏维埃政府。 九岭岗**在敌军镇压下,最后失败。 黄杰则成了松滋县反动政府通缉的“女要犯”。 1929年4月,黄杰被地下党组织送往上海。 开始她以电话接线生为掩护,在法南区委工作,曾爬上永安公司、先施公司楼上平台,把革命的传单撒向南京路。 1930年7月,奉中央军委的命令,她随曾中生(曾钟圣)去南京组织领导秘密工作。 不久曾中生被正式任命为中共南京市委书记,黄杰在他的领导下,经常化装四出活动。 1930年秋,黄杰随曾中生调回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 这时她和曾中生结婚。 婚后不久,曾中生被派往鄂豫皖苏区红军中工作,从此失去联系。 黄杰一直留在上海,在周恩来领导下,先是“跑交通”,而后被派往闸北区任女工部长。在白色恐怖的上海,她化名六妹,冒死战斗着。不久,闸北区委书记被捕,黄杰在那个区待不住了,又调到沪东区继续做女工部长。 1933年“五一”节,奉命组织沪东区工人游行集会,被巡捕抓住推上了黑车。 在英租界法院看守所,她一口咬定叫赵映华,是刚从外地到上海碰上游行,跟着看热闹的,不承认是我党人。 法院抓不到证据。 此时,宋庆龄又请律师为一批被捕的革命者作辩护,黄杰最后被法院定为“违犯民国紧急治罪法”,判刑五年;“念其是年幼无知的妇女,减半执行”。 黄杰在租界女监,度过了两年半的铁窗生涯,1935年底被释放。 她辗转到香港,经过种种曲折,最后找到党组织。 抗日战争爆发后,从大后方来到延安。 命运就这么戏弄人,黄杰和徐向前在武汉军校相识、她的前夫曾中生又是徐向前最好的战友,她来到延安后,在军委一个保育院当院长,经常照料徐向前的女儿鲁溪,就这样和徐向前结合了。 她和他是战友,又是一对患难之交的夫妻。 (责任编辑:文娜)
发表于 2011-8-10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军中骄子,人民楷模。
发表于 2011-8-10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好的元帅
发表于 2011-8-10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好的元帅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5 23:48 , Processed in 0.206233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