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关注理由陶瓷界历来有“要想穷,烧郎红”之说,意即烧制红釉瓷会让人倾家荡产。但他硬是凭着一股“犟”劲,成功烧制出红釉瓷,并突破市场化的难题,实现规模生产,进而一改行业传统做法,借鉴鞋、服行业的发展经验,为德化陶瓷业引入专卖店模式。 他就是徐少东,堪称传统陶瓷产业的市场化先锋,大胆地在传承和创新之间走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 每个企业家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或辛酸,或曲折,又或者喜悦。 对于徐少东来说,他的经历更像是一段传奇:孤身勇闯上海、杭州贩卖德化瓷,无功而返之后,满脑子“创陶瓷品牌”的念头使他韬光养晦,最终走上传统产业研究的道路,积累下数千万身家。 辗转市场瓷贩子 同其他德化人一样,徐少东从小就对陶瓷烧制有不浅的认识。不过他与陶瓷的结缘并非烧制,而是贩卖。 1991年,高考一结束,他就开始贩卖陶瓷。“当时年轻,凭着一股闯劲,从家门口买下一些陶瓷,只身跑到杭州、上海。由于自己没开店,只是在路边吆喝叫卖,加上带去的陶瓷质量一般,生意并不是很好。”提到这段经历,他很是感慨。 当时,让徐少东最痛心的是,杭州人对陶瓷不懂行,硬说他带去的白瓷是用石膏做的,是在糊弄人。 “那时,讲起陶瓷,杭州人只认景德镇,不知有德化。”他说。或许正是这份痛心的经历,使他萌发了自己做陶瓷品牌的冲动。 半年的贩陶生涯之后,他开始为将来考虑。他知道,低端陶瓷市场竞争激烈,跟进去难免头破血流;而向中、高端陶瓷进军,研发经费必不可少,资金支持乃是最大的负担。 创建品牌的念头在他心间翻涌着。他心一横,决定先借助其他行业进行资金积累,再寻找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短暂转行遇危机 1992年底,徐少东在德化有过其他行业的短暂经历。 此后,由于人缘好等,他被选举为村委会主任。此时的徐少东,颇为春风得意。 然人生无常,由于多方面原因,徐少东遭遇空前危机。同时,在新的换届选举中,他也从村委会主任的位子退下。 危机促使徐少东再次回到贩卖陶瓷的老路。 不过,在外转了半年之后,他又回来了。 第二次的外出经历更坚定了他一直以来的信念———创陶瓷品牌。“单靠贩卖陶瓷看不到出路,一方面,货款没办法及时收回,同时没有自己的品牌。”他这样解释。 创新惹来一身债 他偶然在一本书上看到关于红釉的介绍,知道了高温红釉瓷由于烧成率极低,被誉为“千窑一宝”。在陶瓷界,历来有“要想穷,烧郎红”之说。 可徐少东当时心里想,既然北宋人都能够成功烧制出红釉,自己应该也能够成功! 看到潜在的巨大市场空间,他决定全心全意投入到红瓷的研制中。1996年底开始,他开始了红釉生涯。 万事开头难。无论釉料配方、施釉技巧、窑炉气氛,还是火候控制,都需要付出无数探索与尝试。多少次无功而返,多少次半途而废,又是多少次将心血凝就的成品半成品打碎……有时,距离成功只有一丁点儿,可那一丁点,却需要千百次试验。 烧制红釉除了需要技术,资金的支持也不可或缺。为研究烧制红釉,徐少东把家中的积蓄全用光了,不得不四处向朋友借钱。 2003年底,徐少东步入其人生的低谷:除了一身债务,一无所有:房是租的,连张床都没有,夫妻俩只能睡在沙发上。每逢月底,讨债的人接踵而至,水费电费成了他难以解决的问题。 面对种种困难,他却没有退缩。 回忆起这段难堪的日子时,他感慨道:“当时真的有些绝望。不理解我的人说我是神经病,但我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更何况,当时的情况也不允许我退缩,我只有把红釉成功地烧制出来,才有可能还清欠下的债。可以说,我被逼上梁山了。” 研烧成功未脱困 终于,2004年正月初五,徐少东成功烧制出他人生里第一件红釉艺术瓷,填补了国际陶瓷史上的空白,把国内外陶瓷专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而他的人生,也开始了新的历程。 每当回忆起自己的成功历程,他总说,自己的成功离不开朋友的帮忙,更离不开德化陶瓷界前辈的指导。 德化有句话:有师无市。意即有很好的陶瓷工艺师,却难以走向市场。 虽然成功研究出红釉艺术瓷,但是徐少东并没有走出经济危机。产品虽研发出来,但他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产品的市场推广,只能靠参加小展会寻找知音。就这样徐少东又“煎熬”了一年多。 资金注入领市场 一次偶然的机会,福州某专营艺术品的企业老板看到他的作品。这个老板是一位爱瓷人,熟知陶瓷历史,知道红釉瓷的烧制难度,也意识到红釉瓷市场化的巨大空间,决定资助徐少东。 好事多磨,双方的合作仍颇遇波折。起先,这位老板经常请徐少东到福州,讨论红釉烧制技术,没有探讨双方市场开发的合作。几次后,急于求成的徐少东渐渐失去耐心,有次忍不住发火指责对方:“老是让我来福州,又不谈怎么合作,还不如让我好好烧几个红釉瓷。” 或许是觉得对徐少东的考验已经过关,这位福州老板并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告诉他,前期合作款项已经汇到其账户,并给他添置了一部小轿车。 有了大笔资金支持,徐少东如虎添翼,技术屡屡创新,在高温红釉瓷的基础上,又创作出漆线雕系列,融德化陶瓷之古雅、福州脱胎漆器之神韵、北京景泰蓝之华彩于一身,还吸取了 闽南民间艺人雕琢绣饰的传统技法。日前,其作品瓷被中国对外友好协会选中,作为赠送给各国驻华使馆的礼物。 人物·印象狂热分子 有人说,有特殊性格的人更易成功。 这种性格指的不是传统儒家的中庸之道,而应是一种外向攻击型的。哪怕是只比别人多一点点勇气、强硬与坚持,都很容易让人脱颖而出。 徐少东就是一位让我们得出这个结论的人,他甚至可以被叫做“疯狂徐少东”。在研发红釉瓷过程中,他显示出无比的狂热———一股持续、可以为之舍弃一切的狂热:从年少春风得意,到一贫如洗,连电费都交不起,再到全国四处开连锁店。这一切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发生。 意志坚韧、而又如狼似虎的徐少东,留给旁观者的是惊叹! 2006年8月9日。晋江博物馆。窗外太阳火辣辣。这个身材并不伟岸,却被手下人敬仰的男子,穿着红色休闲衫,操着略带地瓜腔的普通话,自然地讲解着。他的两边是慕名而来的红釉瓷爱好者,其中不乏当地名流。 他曾解释说:“自己无畏是因为无知,完全是被逼出来的。”与许多有着深厚陶瓷知识和技术的巨头相比,当时对烧制红釉瓷一无所知的徐少东,无异于不折不扣的“菜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半壶水响丁当”的门外汉,不仅研发出被誉为“千窑一宝”的高温红釉瓷,还率先在德化的艺术陶瓷中首创专卖店模式。 在业界,他是个典型的争议人物。有人佩服他眼光独到,夸他了不起;更多的人则是羡慕他“运气好”。可他自己并不这么认为:“说我运气好的人,都不了解我。” 他常常这样评论自己:“徐少东这人其实很一般,有的只是一股狂热。” 他,把空闲的时间都用于思考。 他思考的是:艺术陶瓷其实就是给人一种感觉,就像我们经常去喜欢的饭店吃饭,我们吃的菜和其他店的都是一样,青菜还是青菜,猪肉还是猪身上的肉,可为什么还是会选择去喜欢的店呢? 从中,他得到启发,那就是:跟风是死路一条。 徐少东知道,目前德化有非常多的陶瓷工艺美术大师,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单靠产品质量等待伯乐的营销手法行不通。 目前,各行各业竞争都很激烈,新产品不断涌现,精美包装层出不穷。消费者不可能认识每个工艺美术大师,只能是大师自己跳出来说话,接受市场挑战,让消费者认可和接受。 于是,徐少东认定,创新才有发展空间,要让艺术陶瓷更具实用性,让日用陶瓷、建筑陶瓷更具观赏性。 并且要学会如何化解和规避风险,科学、合理地经营。 作者:李坤 张晴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