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1924年4月12日,泰戈尔在热田丸甲板上留影 1924年4月12日,泰戈尔在热田丸甲板上与徐志摩(右四)、张君劢(右三)、郑振铎(右二)等欢迎者合影
(倪政华 许婧)上海市档案馆与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合作举办的《泰戈尔的中国之旅》展览22日晚间在印度新德里揭幕。
120余幅珍贵图像再现了1924年4月、1929年3月与6月泰戈尔三次访问中国、开启二十世纪初中印文化交流并在中国掀起一股“泰戈尔热”的历史足迹。
2011年是著名印度诗人泰戈尔诞辰150周年,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年。《泰戈尔的中国之旅》展览分泰戈尔上海之行,杭州、南京、济南、北京、太原、汉口之行,泰戈尔访华反响三大部分,展现了泰戈尔在中国文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透过展览,泰戈尔在上海、在中国留下的难忘瞬间,泰戈尔与中国文化界人士的交往和深情,泰戈尔热爱中国希望古老中国能够焕发青春、重振昔日荣耀的殷切之情,勾起人们对当年情景的回忆:1924年4月12日,应梁启超、蔡元培之邀,泰戈尔乘坐“热田丸号”(Atsuta)抵达当时上海的汇山客货运大码头,开始了他的首次中国之旅。展览展示了泰戈尔在“热田丸号”轮船甲板上的留影以及中国著名学者、作家与诗人徐志摩、张君劢、郑振铎等人同泰戈尔的合影、沪上各团体为泰戈尔举行欢迎会的合影等。
4月15日,泰戈尔在杭州灵隐寺演讲,随行的有京剧艺术家梅兰芳。泰戈尔在访问中国时曾说:“我相信,当你们国家站起来,把自己的精神表达出来的时候,亚洲也将有一个伟大的将来。”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多次发表公开信、谈话痛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并带头慷慨解囊,发动募捐,尽最大努力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他还在自任校长的印度国际大学中特设中国学院,专门培养中国留学生。
中国人民一直铭记着这位休戚与共数十年的国际友人。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时饱含深情地说:“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泰戈尔对中国的热爱,我们也不能忘记泰戈尔对中国艰苦的民族独立斗争所给予的支持。
泰戈尔1861年出生于加尔各答,在生活环境的熏陶下,8岁开始写诗,12岁开始写剧本,15岁发表了第一首长诗,17岁发表了叙事诗作品,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等。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发表的《新月集》,至今仍是印度大中小学必选的文学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