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76|回复: 3

[热点] 徐芑南:让中国从“浅蓝”走向“深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1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徐芑南(右)
本报记者 许琦敏
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今日凌晨3时,我国首个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开始下潜5000米深度的挑战。这标志着我国对深海的探测能力,已可与美国、法国、俄国、日本等潜海强国并驾齐驱。
一位75岁的老人,凝视着直播大屏幕。其实,他本想能跟船出海,亲自为“蛟龙”的潜海值守在甲板上;其实,他还更希望能亲自看一眼下潜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为最后7000米的海试提出改进意见。
他就是“蛟龙号”深潜器的总设计师——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的徐芑南(芑,念qǐ)。
“在中国,他是深潜器总设计师的最合适人选。”几乎所有的同事、同行都这样认为,因为七〇二研究所最具备深潜器研制所需的系列试验设备和相关的技术储备,而徐芑南又先后担任了五项载人和无人水下潜水器的总设计师和副总设计师,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他的人生高度,几乎可以用中国深海潜水器的下潜深度来衡量。
他先后三次被评为江苏省和无锡市劳模,曾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功臣,有十几个国家、部、省、市级科技进步奖项与他的名字相联。在徐芑南眼中,这些都只是“副产品”,为国家设计出最需要的潜水器,让中国具备从“浅蓝”走向“深蓝”的能力,这才是他最大的愿望。
“潜水”半世纪
■他毕业设计做的是水面舰船,工作后接受了水下潜艇结构的研发任务,专业慢慢从水面“潜”到了水下。
■潜水器分很多种,根据是否载人,分为无人、载人潜水器;根据与母船的联系方式,分为有缆和无缆潜水器。几乎所有种类的潜水器,他都做过了。
■徐芑南的夫人说,不管病有多重,人有多累,只要一提到潜水器,他的精神头儿就会立刻旺盛起来。要是离开了潜水器,他就像丢了魂儿一样。
“他这个人,没有其他的爱好,只喜欢自己的专业。”徐芑南的夫人方之芬说,不管病有多重,人有多累,只要一提到潜水器,徐芑南的精神头儿就会立刻旺盛起来。“要是离开了潜水器,他就像丢了魂儿一样。”
有次海试,船上战士发现楼上有个老头儿总是坐着午睡。其实,这是徐芑南的一个习惯:看上去在闭目养神,实际上脑子里却在“过电影”,潜水器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反复倒带、播放,再倒带、再播放。
这辈子,与潜水器的缘分结得那么深,徐芑南自己也没想到。
上世纪50年代,正值中国工业大发展,造汽车、造飞机、造轮船,是很多年轻学子的理想。1953年,高中刚毕业的徐芑南如愿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的船舶系。
本来,他的毕业设计做的是水面舰船,可分配到船舶研究所后,却被派去做潜艇模型的水动力试验,接着又接受了水下潜艇结构的研发任务。不知不觉,徐芑南的专业就慢慢从水面“潜”到了水下。
虽说被要求研究潜艇,可当时,徐芑南连潜艇的真实模样也不曾见过。事有凑巧,正好国家要求年轻知识分子下连队当兵,他就主动请缨,前往青岛的潜艇基地。
为了熟悉潜艇,徐芑南向支队长要求当舰务兵。每天随潜艇下海,在潜艇上跑前跑后,对徐芑南来说,这几个月的收获太大了。从从来没见过潜艇,到把潜艇的各个舱段都摸了个滚瓜烂熟,“我终于知道我干的是什么,该怎么干了,连看图纸的感觉都大不一样了。”至今回想起来,徐芑南仍然觉得这是他人生中一段非常重要的时光。
从潜艇基地回来后,一项“主持卡箍联接可拆式深海模拟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和建造”的任务,就落在了徐芑南的肩上。
这一设备的主要作用是测试潜艇耐压壳的稳定性。试想,在压力巨大的深海,没有安全的耐压外壳,潜艇怎能下潜呢?正因为此,当时国外对中国实行严密的技术封锁。
在徐芑南和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在加工制造厂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的支持下,只用了3年时间,就自行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国际先进结构形式的压力筒设备。70年代,他又开创性地提出了双层、定比压力的新结构形式,并建成了我国最大压力筒设备及系统——其压力达25兆帕、直径达3.2米、高9米,这系列压力筒群为我国水下舰船结构研究奠定了试验研究基础。
时光轮转到上世纪80年代,潜艇技术转向民用。随着我国海洋工程的发展,对潜水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徐芑南也开始了他的“总师生涯”——
上世纪80年代,徐芑南作为总设计师,带领七〇二研究所等5个单位的技术骨干,成功完成我国第一台单人常压潜水器和双功能常压潜水器的研制,达到当时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上世纪80年代末,徐芑南作为船舶总公司任命的总设计师,提出了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具有光纤通信的缆控水下机器人设计方案及其技术途径,这是以援救为主、兼顾海洋油气开发的大功率作业型缆控无人潜水器。
上世纪90年代起,徐芑南任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大深度无缆智能型水下机器人“探索者”号的副总设计师,以丰富经验成功完成了该项目的总体设计和载体系统的研制。
1992年起,徐芑南同时还担任了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的总设计师,潜深6000米的自治水下机器人是当今国际高新技术先进水平的反映,它可到达地球94%海域进行考察。
2002年,已66岁高龄的徐芑南又挑起了7000米载人深海潜水器的总设计师重担,将挑战7000米作业的最终目标。
潜水器分很多种,根据是否载人,分为无人、载人潜水器;根据与母船的联系方式,分为有缆和无缆潜水器。徐芑南用一句话概括:“几乎所有种类的潜水器,我都做过了!”而与他合作过的人,无不感叹:老徐是全身心投入做总师的!
有人说,他心细如发,事无巨细都会考虑妥帖。的确,每次出海做试验前,徐芑南还会与工人师傅一起先上船考察,什么东西放在哪里,如何固定防止海浪颠簸,甚至用水、用电的接口,他都会事先考虑妥当。“跟着老徐,东西搬上船,总是一放就准!”七○二所的老师傅们提起徐芑南,个个都十分佩服。
每次出海,从离港到目的海域,常会有几天的航程。每到晚上,海风轻拂,大家就会聚在甲板上,或休息,或看电视,唯有徐芑南却几乎从不参与这些活动。他独自端坐在舱内思索,忽然想到什么,就立刻找人问——这些都已是徐芑南众所周知的习惯。
有人说,他胸怀大局。的确,徐芑南说,作为总设计师,就是要把顶层设计做好。“一个潜水器有多个分系统,即使每个分系统都做得很好,放在一起却未必会拼成一个性能优良的潜水器。”他说,“所有系统之间一定要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才行。”
就因为心里只想着“做好潜水器”,淡泊名利是徐芑南的一向信念。“他就想做潜水器,其余的他都不在乎,只要为国家做出潜水器,他这一辈子就感到欣慰了!”老伴尽管心疼,却也拗不过他。
66岁再“挂帅”
■2002年6月,7000米载人深海潜水器正式被列为863计划“十五”期间重大专项,总师非徐芑南来当不可。他心动了,但家里人不同意:身患心脏病、高血压、偏头痛,一只眼睛仅存光感,怎么还能去干这么辛苦的工作?!最终,年近九旬的老母亲同意了:“你去做吧!不做你会生病的。”
■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堆积如山,最困难的是缺人。几位已经退休的老研究员被请了回来,又加紧培养年轻人。“蛟龙号”的研发联合了几十家科研单位,各种事务千头万绪,但所有合作者对徐芑南这位总师,却是众口一词地赞扬。
早在1998年,徐芑南就与老伴一起,远赴美国,和儿子、孙子同住,享受天伦之乐。然而,2000年12月深夜的一个电话,让一切都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对徐芑南的职业生涯而言,7000米是一个从未挑战过的深度,更何况还是载人下潜。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相继研制成功了5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这些潜水器到达范围遍及海洋的大陆坡、海山顶、火山口、洋脊以及6500米深的洋底,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海洋生物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重要发现。”他说,中国不能只做一个“旁观者”。不过,由于“用户需求不明确”、“技术面临巨大挑战”等原因,7000米载人深潜器迁延多年不曾立项。
2001年1月,在中国大洋协会的组织下,国内科技界和海洋界的10位院士和15位教授级专家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外交部的有关领导进行深入探讨后,终于达成了研发载人深潜器的共识。
在立项前选总设计师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徐芑南,“他是总师的最合适人选”。可当时他已经66岁了——按国家863重大专项总设计师要求,年龄不应超过55岁,科技部特为他破此先例。
有一天深夜11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七○二所原所长吴有生的电话,打到了徐芑南家中:“7000米载人深海潜水器立项了,我们想来想去,这个总师非你老徐来当不可!”
潜水器,在徐芑南的生命中,是永远割舍不下的一段缘分,尤其是7000米载人深海潜水器,更是他多年的心愿。
他心动了,但家里人不同意:老人身患心脏病、高血压,还有偏头痛,一只眼睛已仅存光感。参加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的海试归来时,心脏早搏一天查出16000多次——是该好好休养的时候了,怎么还能去干这么辛苦的工作?!
可徐芑南说:“我一思考潜水器的问题,头就不痛,不思考就痛。还是接下这个任务,让我感觉舒坦。”最终,他年近九旬的老母亲同意了:“你去做吧!不做你会生病的。”
2002年6月,科技部正式把7000米载人深海潜水器列为863计划“十五”期间重大专项,即现在的“蛟龙号”。
一般来说,深度每增加100米,就会增加10个大气压。7000米的海底,压力将高达700个大气压。在这样的压力下,要让人潜到大洋深处,潜器载人舱壳必须承受巨大的深水压力,而舱内同时还要保持与陆上相同的大气常压、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还要控制合适的温度、湿度。同时还要保证各种元器件能正常工作、抵御海水侵蚀……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真可谓堆积如山。
不过,最困难的是缺人。徐芑南回忆,当时七○二所的水下工程室正处于人才青黄不接的“断档期”。“当时最缺的就是40-50岁年富力强、富有经验的人才。”
可是,要研制“蛟龙号”,总师班子就需要好几个人: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总质量师……除此之外,深潜器的分系统有12个,每个都需要主任设计师。而且,由于国外技术封锁,“蛟龙号”从最初设计到最终海试,都得自己做。这支研发团队怎样搭建呢?
徐芑南与第一副总设计师、七○二所副所长崔维成商量,将几位已经退休的老研究员请了回来,又加紧培养年轻人。
这次,徐芑南所花费的心血,比以前任总师更要多上几倍。“总师重要的是做好顶层设计,但更重要的是在实战中带出一支年轻的队伍。”他说,年轻人有干劲,却需要指点,总设计师一定要让他们领会要干什么、怎么干。
叶聪,2001年大学毕业进入七○二所,就进入了深潜器的研发团队,如今他已多次驾驶“蛟龙号”潜入海底,成了一个颇有名望的“深海的哥”,同时他也成长为一名总体主任设计师。
在他的记忆中,面对一群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徐芑南既像严父,又像慈母。
潜器到达海底,会有一个“坐底”的动作,如果对潜器坐底的环境、情况了解不清,就可能造成潜器被卡在海底,无法返回的严重后果。叶聪说,学技术的人总是特别相信传感器、数据,但徐芑南却告诉他们,在如此深的海底,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因此不仅要看数据,更要直接观察工况,才能掌握正确情况,采取合适的处置措施。因此,“蛟龙号”采用了最直接的方法——把专业摄像机直接装在观察支架上。
“我从没见过他发火,他的确对我们非常耐心,还倾囊相授。”叶聪说,尽管很多时候面对徐老提出的问题,紧张得满头冒汗,却从没听他呵斥过谁一声。
“蛟龙号”的研发,联合几十家科研单位,各种事务可谓千头万绪。但所有合作者对徐芑南这位总师,却是众口一词地赞扬。“互相补台,互不拆台”是徐芑南坚持的一个原则。
2009年,“蛟龙号”第一次海试,声学系统就碰到了难题。徐芑南让所有人都来一起帮忙解决问题。崔维成回忆,所有人都没想推诿责任,而是一起找原因,“只对事,不对人”。后来,终于发现问题出在没有考虑到母船的噪声,仅一周工夫,在船上就把问题解决了。
在这种氛围下,只要碰到问题,不仅来自各单位的研究人员都会全力以赴,连船上的大副、船员,以及工人师傅都会来帮忙出主意。
海试初期,“蛟龙号”水面无线通信的距离远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大家分析了一些原因,可改进效果不大,最后在大副帮助下,找出原因是与高频通信电缆不匹配,转接又太多,造成信号大量衰减。又有一次,蓄电池箱内银粉漏出,难以清除,是工人师傅想出了用面粉团粘除的“土办法”……
一次,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上船视察,看到了深潜器团队的精诚合作,赞叹说:“当年‘两弹一星’的精神,我在你们的团队看到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意犹未尽
■“蛟龙号”就是为7000米的深度设计的,就是为了探秘深海世界,造福人类。此前已经历了1000米、3000米海试,这次又面临新的挑战。
■“我的脑海中,经常想象这样一幅画面:我们的潜航员驾驶着我国自主建造的深潜器,在大洋深处航行,带回各种矿物资源、前所未见的物种,造福我们的社会和人民。”徐芑南说,“等到那一天,我觉得我的使命可以算完成了。”
“蛟龙号”出海前一个多月,记者在维修车间里,见到了徐芑南。
他也像当年在甲板上一样,背负着双手,东看看西瞧瞧,想起什么问题,就找人商量。已经75岁的他,还是坚持每天上午来车间转上一圈。
“今年,我不能跟出海了。”他的声音里有些落寞。
“蛟龙号”1000米海试,徐芑南跟船出海。每次潜器下水,他从不安稳地坐在指挥室里,而是一连几小时值守在水面控制室里,盯着海面,不放过水声通信传回来的每一句语音——尽管接连好几个小时的海试,传回母船的语音不过十几句,但他一句也不愿错过。
另一位副总设计师胡震告诉记者,徐老上船的行李中,花花绿绿带了好多药,吃药就像吃饭一样频繁。即便如此,在近二个月的海试中,徐芑南除了因病不得不上岸休息了10天,剩下的时间都和年轻人一样,坚守在船上。
“‘蛟龙号’完成7000米任务后,我就真的退休了。”徐芑南说,他毕生的心愿就是看到“蛟龙号”成功下潜到7000米的海底。他总是对年轻人说:“你们赶上了好时候,一进所就碰上了‘蛟龙号’立项,我可是等了一辈子啊!”
说到大洋的海底世界,徐芑南的语速快了起来:“海底有好多资源,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利用,我们不能落在别人的后面!”海底有石油,海底有许多未知的生物,还有锰结核、钴结壳、热液硫化物……“蛟龙号”的立项目的就是为了探明神秘的深海世界,造福人类。
相比国际上现有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有几个主要独特之处:第一,具有先进的近底自动航行功能和悬停定位功能,便于目标搜索和定位;第二,具有高速水声通信功能,可以将潜水器在水下的语音、图像、文字等各种信息实时传输到母船上,母船的指令也可以实时地传给潜水器;第三,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充油银锌蓄电池与国外同类潜水器相比,容量是最大的,从而保证了水下作业时间。
“‘蛟龙号’的设计下潜深度是7000米,但很多部件都通过了近8000米深的水压力试验考核。”徐芑南说,“蛟龙号”就是为7000米的深度所设计的,此前已经历了1000米、3000米海试,这次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与3000米海试相比,主要改进之一就是高清摄像系统的升级。”这样中央电视台能够对5000米下潜进行直播,让徐芑南感到非常欣慰。因为这次出海,航程较远,根据规定,超过60岁人员一律不可跟船出海,“有了直播,在家也好看实况了。”他夫人说,“否则老徐还不知要怎样牵肠挂肚呢。”
另一点令徐芑南感到自豪的是,“蛟龙号”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独立进行海上试验的,一些关键部件和系统,如充油银锌蓄电池、生命支持系统、应急抛载机构、高速水声通信、水声电话、测深侧扫声纳、运动控制系统……都是我们自主研制与开发的。
为了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实现跨跃式发展,适当采购当时国内条件尚未成熟的国外现成产品,那也是现实的。关键是我们已组织了国内优势单位,对引进件进行了消化吸收,并加以开发创新,以提高部件国产化率。
“我的脑海中,经常想象这样一幅画面:我们的潜航员驾驶着我国自主建造的深潜器,在大洋深处航行,带回各种矿物资源、前所未见的物种,造福我们的社会和人民。”徐芑南说,“等到那一天,我觉得我的使命可以算完成了。”
发表于 2011-7-21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潜水事业的蛟龙——徐芑南
发表于 2011-7-21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海蛟龙。
发表于 2011-7-21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海蛟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6 08:36 , Processed in 0.190630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