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3

[人物] “第一书记”徐旻昊的乡村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8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徐旻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月13日,胡金海与妻子在打枷,村里的土地还没有平整,各家的地都很分散,很多农民仍然是手工给油菜籽脱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华明片的金盆湖土地流转现场招标会,第一次参加招标,看到价格一步步抬高,村民们都很开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月14日,新建的省道S211穿村而过,未来村里到县城的距离将大大缩短,一时间吸引了很多前来咨询的老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月23日清早,多方联系了几个月的电线杆终于到位了。

  我这个城市里长大的“80后女生”在一片惊讶声中报了名,居然被选中。


  经过华阳镇党委任命,当上了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村“第一书记”
  2011年元旦刚过,我所供职的省报需要选派一名“驻点帮扶干部”,到安徽省望江县华阳镇计渡村担任村第一书记,任期两年。在单位,我的工作是接待来信来访,接触了大量基层信息,但一直苦于没有沉下心去了解基层的机会。于是,我这个城市里长大的“80后女生”在一片惊讶声中报了名,居然被选中,经过所在地华阳镇党委的任命,当上了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村“第一书记”。
  油菜花摇曳的村庄
  3月11日,到华阳镇报到之前,我从来没有来过望江,但有耳闻,此地是鱼米之乡、农业大县,物产丰富。
  望江县位于安徽省西南边缘,长江下游北岸,一面负山,三面临水,素有“水乡泽国”之称,以县城所在地华阳镇为核心。计渡村有8个片,分别是周场、罗家墩、石闸、土桥、王家霸、计屋、王圩、华明,共5000多人。
  初到华阳,正是油菜花开,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间点缀着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养蜂人的帐篷。
  “蜂蜜卖了3万多元,蜂王浆卖了5000元,蜂蜡卖了2000元,再加上零售,今年在望江就赚了4万元,是我们养蜂30年来没有过的大丰收!”3年前,内蒙古蜂农李焕荣第一次将帐篷安扎在计渡村的村部旁,从此便每年来这里。“冬天我们在祁门将蜜蜂繁殖好,花1600元搬到这里。采完这一季的油菜花,正好赶上苏北的油菜花也该开了,然后去山东采槐花蜜,到吉林采荆条蜜……”这些蜂农像吉普赛人一般,赶着花儿在全国各地安营扎寨。
  李焕荣的儿子李树春常年跟着父亲采蜂蜜,一转眼李树春的儿子都快考大学了,“孩子都是老婆在老家照顾呢。”庐江的蜂农唐亮则是夫妻俩带上母亲陈友枝和儿子唐振凯,一家人一起出门。2岁的唐振凯已经对蜜蜂非常熟悉,虽然经常被蜇,还是念叨着:“我爱小蜜蜂。”
  蜂农们来自天南海北,互相之间常常串串门儿,有的还成为了多年的好朋友。聚在一起,他们便交流着哪儿的种植面积减少了,农业用地变成了工业用地;还有油价上涨了,运费又高了。天气好的时候,各自忙着,天气差的时候,大家便聚在一起喝酒、打牌、侃大山。
  “蜜蜂白天出来,晚上回巢,每次我们去下一个地方都要趁着晚上走。”这一次,李焕荣一家又是坐了一夜的卡车,一大早赶到淮安。
  只有金花、银花的鱼米之乡
  蜂农中几乎没有望江本地人,收蜂蜜的厂家也全是外地厂家,大家拱手将这一甜头让给了外来户。
  倚靠着华阳河,跨过同马大堤南面的磨盘村就是长江,计渡村常年出产号称“金花”、“银花”的油菜、棉花,水稻和小麦只是口粮式的小面积种植,水产品基本为零。村里仅有几家私人的轧花厂、油坊,后续加工的产业链也断了。
  5月14日中午,刚刚开了排灌站,又挖通了高干渠,往即将做田的下套湖灌水。华明片片长的汤加才拿出一张皱巴巴的报纸,他指着上面的一条无泥养殖泥鳅的报道给我看:“如果下套湖能承包下来养泥鳅,那比种水稻收入高多了。”我说:“好呀,我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对除棉花、油菜以外感兴趣的人呢。”
  下套湖原本是一个湖,后来农民围湖造田之后,形成了一块约200亩的低洼田地,常年种水稻。平均每户分到的地不足1亩,只够口粮。
  其实,汤加才并不是第一个对下套湖有兴趣的人。自我到计渡村以来,就有人提出在稻田里养龙虾,养黄鳝。“我们也希望下套湖可以被承包下来,至少每年不用再为了它灌水。”村书记陈良举说。可是,下套湖仍然是年年种水稻,主要是承包户出的价格偏低。还有一个问题:下套湖的周边是棉花地,棉花生长的季节也是虫害猖獗的季节,一旦打农药,下套湖里的泥鳅、龙虾还能不能活就成了一个问号。
  除了下套湖,我还听说过很多类似的故事:种芦蒿、黑豆,价格一跌就无人种了;棉花地里套种西瓜,需要每天管护,还要自己销售,让村民意兴阑珊;安装眼镜架的公司将材料交到农闲在家的农妇手上,计件给酬,但因为每天只有几十元,没多久也就不了了之;自棉花去年大涨之后,地里除了棉花,还是棉花,虽然,人人都知道,今年的棉花价格一定会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月14日,李焕荣一家忙着将蜂箱搬上卡车,蜜蜂纷纷飞了出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计渡村是血吸虫病疫区,可是村民仍然经常在附近的河沟中洗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位五保户家的客厅。  


    屋场与洲区
  5月13日,王家霸片的胡金海与妻子打枷,手工给油菜籽脱粒。他说:“计屋片有脱粒机,很快的,我手工打一天的枷,机器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脱完粒了。”
  到望江之前,在给我们下派干部培训的时候,省委组织部农村组织处的詹国庆副处长,讲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时,提到望江同一姓氏组成了屋场,通过屋场做党建有很多优势。计渡村地处望江的“洲区(沿江冲积平原区和湖圩垦区)”,屋场多在“后山(丘林地带)”。在望江人看来,后山相当于望江土著,世代在此成长,洲区多是外来的移民后代。比如计渡村就有很多来自枞阳、桐城、无为、肥西的移民后代。所以后山的人比较团结,有威望的人一句话也许就可以办成一件事。相比之下,洲区的村民与村干交流不够,常常发生误会,还有一些演变为对立事件。土桥片的农发项目之一人行天桥被村民夜间毁坏,无人承认,该片的农业综合开发因此中断半月。该片包片干部非本片人,平时工作常常得不到支持,我力主村干在该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4月20日晚上7时30分,在该片片长肖吕彪家,大家争论激烈,经过村干部的解释,村民们终于了解已经开展半年多的农发项目的实施细则,最后纷纷表示理解,并一致保证不会再发生毁坏民生工程的事件。
  计渡讲堂
  “十二五规划纲要上明确了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但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等通港路通了,我们的交通更方便了,我们可以通过合作,或者经纪人的方式,遇到好的项目就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等我们老一辈的不种田了,未来的农业一定是集中到一两个有技术的人的手上。”4月26日下午,华阳镇计渡村的村部会议室坐满了村民,村民肖吕后坐在主席台上讲着自己对于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理解。
  为了更好地传达新政策,传播新知识,交流新思想,团结更多有想法、肯做事的本村人,我们办起了“计渡讲堂”。4月26日,计渡村的村部会议室里挂起了“计渡讲堂”的横幅,投影仪打着讲堂的内容海报。作为第一期,有村民讲解自己对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农村政策的解读,有农业银行的工作人员讲解银行存贷款惠农政策,还有镇农技站的站长讲解近期的棉花田间管理。“惠农卡怎么办?”、“棉花育苗的时候不能浇水,那能不能淋雨?”村民遇到不清楚的便主动提问。讲堂结束了,主讲人又被村民团团围住。“这次讲座就像丢到水中的一粒小石头,让原本不了解的农民认识到了银行的惠农政策,更多了一种选择。”华阳农行的周国良很是惊喜。
  村村通与电
  2008年,安徽省将村村通公路列入民生工程,直到2010年,全省公路“村村通”建设任务进入扫尾阶段,全省98%以上的建制村通沥青或水泥路。
  洲区的事情难办,计渡村的“村村通”工程因为村民自筹的那部分款项一直筹不齐,直到去年底才申报第一条村村通公路。
  3月30日,计渡村准备开始修村村通,架好机器,发现变压器容量不够,搅拌机开动不起来。我与村书记陈良举多次前往镇供电所协商,得出将附近两个变压器合起来分两头供电的方案。时间已经是下午4时30分,还要准备计量装置、电线设备。每个月月底是电力工人最繁忙的抄表时段,三位电力工人在我们的游说下,加班加点安装临时用电设备,直至晚上8时,工程才全部结束。
  同时,跃进河边有约400米需要移14根电线杆。前期,为了这14根电线杆,陈书记已经跑了半年,最后的结果仍然是村里自己花钱买电线杆。直到需要电线杆的时候,镇供电所才告诉村里,现在各地农网改造,电线杆需求量太大,他们去年订的电线杆至今还没到货。事不宜迟,我赶忙联系在宿松挂职第一书记的来自太湖电信的徐立新,通过他的关系,我们联系上厂家,答应10天后送一车电线杆。
  4月21日清晨,我被一阵电话铃声叫醒,只走夜路的电线杆终于从潜山送达,我和陈书记又赶到供电所接车。可是村村通的工期已经结束,工程方不愿意为了最后400米等着移电线杆,那段路仍然还没有铺上水泥。
发表于 2011-5-18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巾帼不让须眉的榜样!
发表于 2011-5-18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穆桂英
发表于 2011-5-19 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的80后不简单,青年人都应该下基层锻炼,体会农民的不易,增长才干。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6 23:46 , Processed in 0.158162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