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35|回复: 1

[地方] 徐老:老人幸福的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5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口述 王波 撰稿 屠仕超

  2005年,我进入“亲和源”养老社区担任管理工作。为什么不叫养老院而叫养老社区呢?因为董事长奚志勇创办“亲和源”的理念是让它成为一个“家”。所以“亲和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而是一个住宅楼组成的大型社区。大楼内一间间公寓,面积有大有小,都有厨有卫有阳台,老年夫妻在各自公寓内恬静地生活,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如今的“亲和源”,已有800多套公寓,入住数千名老人,堪称上海最大的老年社区之一。

  1 五个按钮一块牌

  记得老年社区刚开业时,入住的老人并不多。看着一间间装修精致的公寓空无一人,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么多投资下去,难道是这样一个结果?有人说:“养老业是夕阳产业,等着亏本关门吧!”看着惨淡的光景,员工打起“退堂鼓”,奚董事长写下一副对联鼓励大家:“代天下儿女尽孝,替世间父母分忧。”既然养老事业有这么大的社会作用,我们应该耐得住寂寞。

  我们坚持着,并没有急功近利地追逐利润,渐渐得到了老人们的信任。

  那天,一位老人走进我们的“家”。他叫徐信华,73岁,退休前是位科技工作者。

  徐老的老伴小脑扁桃体下垂,生活不能自理,时刻需要他的照顾。有一天,老伴因吞咽困难,不小心把一小块面包吃进气管,眼看着脸色发青,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这可把徐老吓坏了。他急忙打电话向子女求助,又拨打了120救护车。当大家手忙脚乱把老人送到医院,医生说:还好啊,如果晚来几分钟,后果就不堪设想了。这件事情发生后,徐老就有了心病:老伴生活不能自理,自己的年纪一岁岁大上去,子女又不在身边,万一老伴有个三长两短如何是好?

  这时,有朋友向他介绍:“听说浦东有一个养老社区,老年夫妻在里面如同在家一样。你们可以去看看。”当时,徐老对养老院也并不看好,认为住养老院如同住旅馆,哪有家里自在。但他还是决定来“探探营”。

  当徐老走进“亲和源”,因事先电话联系过,我一早便在大门口恭候。我领老人先参观小区的环境和“独门独户”:小区内池塘清澈,芳草萋萋,医院、食堂、图书馆、棋牌室一应俱全。老年夫妻住一个套房。房间里的家具都被打磨成圆角,防止意外伤害。每条走廊、每个楼梯也都遍布扶手。“你们这里还真有‘老年特色’!”徐老一边看一边说,看来有点心动了。但最后真正打动他的,是套房里的5个红色按钮以及一块小吊牌。

  在一个套房,徐老的目光被5个红色按钮吸引了,这5个按钮,分布在厨房、阳台、卫生间、卧室和走道里。“这是干啥的?”他问。我笑了笑,并没直接回答,而是让他摁一个按钮试试。老人好奇地摁下一个按钮,不一会儿,便响起“笃笃”的敲门声。打开房门,是一名年轻女士,她弯了弯腰,笑得很甜蜜:“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吗?”看到这一幕,徐老恍然大悟:原来这是5个求助按钮呀。

  我告诉他,这位女士是大楼的“生活秘书”,按下按钮几分钟内,她便会上门应答。

  我们走出大楼,我递给徐老一块吊牌。在小区绿化带,我教他试着按下吊牌上的按钮。不出几分钟,一名小伙子跑了过来:“老先生,需要我做些什么吗?”“这真神了,吊牌简直成手机啦!”徐老大为赞赏。我告诉他,入住的老人人手一块智能化吊牌,在小区内漫步,遇到任何问题,只要按一下吊牌上的按钮,服务与帮助一定及时到达身边。正是这小小的按钮,让徐老当即拍板:我和老伴住下了。入住的老人越来越多,我们的“家”热闹起来。

  2 “草船借箭”启心扉

  老人入住养老社区,有时更多的阻力来自子女。他们往往会有这样的“错觉”:父母住养老社区,是自己未尽到孝道。

  如何能使老人的子女们放心,这取决于我们的工作。

  记得有名老人患有抑郁症,整天关在家里,一句话也不说。子女们都很着急,可真要把父亲送到养老院,他们又不情愿。我们好几回上门劝说,都碰了“钉子”。“老人住进你们养老社区,身边都是陌生人,叫我们怎么放心!”他们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于是,我大胆做出决定:请老人免费进来试住半个月。套用一句广告语“好不好,看疗效”。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家属总算同意了。

  那天,家属小心翼翼把老人送到“亲和源”门口,千叮万嘱:“父亲‘三棍子打不出屁来’,你们可要有心理准备。”我们笑着把老人接进公寓,家属一步三回头,很不放心地离开了。

  老人住进来了,但第一天,我们便领教了他的“威力”。老人在屋里一步不出,只有在吃饭时才摁一下墙上的求助按钮,叫人送饭上门。吃饭后,还是一句话不说,仍旧摁按钮叫人把餐具撤走。听到工作人员汇报,我不由着了急:如何打开老人心结,使他开朗起来呢?

  我们从家属那里了解到,老人参加过边境自卫反击战,当时不少战友战死疆场,他受了刺激,才变得如此抑郁。“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讨论后决定,要开启老人关闭已久的心扉,还是要从那次自卫反击战中找到契机……

  一天,老人还和往常一样摁按钮叫人送饭,来的却不是往常的女服务员,而是一名满头华发的男子。老人一怔,但仍没有说话,倒是男子先开了口:“大伯,你参加过自卫反击战吧,我也参加过!”老人听了,顿时“腾”地站了起来,嘴角不住抽动:“你也参加过?”男子点点头,然后讲起自己的参战故事:在丛林中埋伏袭击敌人、修筑工事抵挡炮击、战友们用身体滚过雷区……男子语调深沉,慢慢地讲述一个又一个故事,老人默默地听着。“当时我们连里好多的战友,也像你的战友一样牺牲了……”老人终于颤抖着开了口。一样的硝烟,共同的经历,使老人和男子拉近了距离,老人关闭已久的话匣悄然开启……

  从那以后,老人每天都要和男子聊上一会,聊天时间也越来越长。男子不失时机地劝说老人,不要总沉浸在过去的阴影中,要放眼将来,生活中是有阳光的。老人不语,但眼神已从呆滞渐渐变得灵动起来。一天天过去,老人的话多起来了,碰到服务员会主动打招呼了。半个月后,家属来养老社区接老人,看到老人像换了个人似的,觉得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家属对我们千恩万谢:“虽是陌生人,但比我们亲人更有本事呀!”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那名男子并不是工作人员,而是我们通过各种关系找来的当年自卫反击战参与者。也许这也算“草船借箭”吧相同的经历才能产生共鸣,共鸣的心灵之箭才能开启禁闭的心扉。

  3 “万岁团”逛世博园

  2010年重阳节那天,我们“亲和源”组织“万岁团”逛了世博园。

  这“万岁团”名头不小吧?因为参观世博园的有400多名老人,平均年龄82.5岁,加起来足有3.3万岁,所以名曰“万岁团”。当时我提出这个设想时,许多同事表示担心:带这个“万岁团”出游,比照顾真的“万岁爷”还要小心细致,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如何是好,谁来承担责任?面对这样的意见,我也倍感压力,可那天发生的一件事,使我下定了决心。

  那天我去活动室,看到很多老人在谈论着去世博园的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神情很兴奋。看到我进门,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拉住我:“小王呀,听说院里要组织我们去看世博会,这是真的吗?到底啥时去呢?”老人话音刚落,其他老人“呼啦啦”一下子就拥过来,他们眼中流露出的是希冀的目光。我顿时感动加冲动地“先斩后奏”了:“去世博会?没问题!”听到我的答复,老人们顿时欣喜若狂,有的还当场哼起了歌曲。是呀,世博会是百年一遇的盛会,上海的许多在家老人都会在小辈的陪伴下去参观的,我们“家”里的老人当然也要去啰!

  冲动之下我“先斩后奏”了,但心中有些忐忑:万一领导不批准怎么办?没料到,我向领导汇报后,领导哈哈大笑,使劲拍拍我的肩膀:“你做得没错,是要带老人去世博园啊!时间就定在重阳节那天吧!可要确保每一个老人的安全哪!”

  组织“万岁团”逛世博园,可不能马虎,事先我们做足了功课。为防止老人走丢,我们把20多名老人分为一组,每名老人都有编号,号码牌就贴在衣服上。每一组还配备3-4名护理人员负责游览、饮食等事宜,团里还有6名医护人员“保驾”。

  重阳节那天,正值世博园单日突破百万客流。这么多高龄老人逛世博园,世博会管理部门也高度重视。他们专门为“万岁团”安排了涉及老年生活、高科技家居等内容的展馆,并于当天疏导其他游客,特别为“万岁团”安排了绿色通道,甚至允许老人乘坐的大巴车一直开到世博园门口。

  那天天气晴朗,400多名老人如约进入世博园。一进园,他们东看看、西瞧瞧,哪里都要摸一摸,什么都要问一问。浦西“城市最佳实践区”沪上生态家案例馆里,有一件特别的展品,那就是“亲和源”老年社区组织100名老人创作的《百老xie.zhen图》。这图生动记录了上海老人今天的幸福生活。当老人们看到这幅作品,都异常兴奋,纷纷走上前仔细观看,有的还伸出手摸一摸,争相找出图画里的“原型”。“你看,那坐在椅子上眯着眼睛晒太阳的,不就是我吗?”一名老人指着图画得意地说。老人们在《百老xie.zhen图》前合影留念。

  “万岁团”的寿星、101岁的王玉老人和她70多岁的女儿一起游园。寿星兴奋地说:“我这么高龄还能赶上世博盛会,提前体验未来生活,长了见识,这真是一个最有意义的重阳节!”

  一整天,从沪上生态家案例馆到英国利物浦案例馆,再到德国不来梅案例馆、法国阿尔萨斯案例馆……“万岁团”兴致勃勃地一个个展馆仔细参观,不时询问工作人员,尽览城市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看到“万岁团”前来参观,游客们都很照顾老人,主动让出道来。“小白菜”们更是“前呼后拥”地左右“护驾”。欢乐和谐的氛围在世博园洋溢。

  游览接近尾声,老人们情不自禁唱起歌曲:“同一片蓝天,同一片真情,亲情和谐的人间有我们共同的家……”

  4 幸福生活一网通

  在“亲和源”养老社区,老人与老人之间,护工与老人之间,都是其乐融融,宛如一家子的。今年春节,护工周萍和丈夫吴德志,不顾亲友反对,执意留守“亲和源”。他们都是普通的护工。不想家,那是假的,他们已有好几年因为护理老人没能回去团聚了。但他们想的是:如果走了,瘫痪在床的老人谁来照顾?

  周萍和丈夫主要负责重症病人监护。病人瘫痪在床,喂食、导尿、翻身、擦身、测量体温、洗漱按摩……每一项都要尽心尽力,否则老人感到不舒服,喉咙里会发出“呼噜噜”的抗议声。每天量5次体温、翻12次身、喂6次食、吸无数次痰……虽然瘫痪的老人不会说话,但脸上会报以微笑,这是对他们夫妻最大的鼓励。和父母通电话,他们说起今年春节又不能回家,周萍忍不住流泪了。亲戚埋怨,还有什么比过年更重要?儿子也有怨气:“你们给上海的瘫痪老人操那份心干啥?”对此,周萍和丈夫吴德志说:只要老人春节期间不缺照顾,哪怕自己不能和家人团圆,心里也是甜的。

  在“亲和源”,像这样的护工还有很多,我们深深为他们骄傲,正因为有了可爱的他们,老人的晚年生活才如夕阳一般绚烂。

  在“亲和源”这个家,每名老人都有自己的健康档案。按照设想,今后这些老人无论居住到哪个城市的“亲和源”连锁社区,通过网络系统,当地的管家和服务机构都将及时了解老人最新的健康情况。而这些老人的子女,打开网络也会及时了解到父母的身体状况,甚至连中午吃的什么营养菜谱都可以看到。可别小看这份健康档案,它还救过一位老人的命。

  那位老人叫周伯泉。他入住后,医务部根据健康档案发现,老人各项指标都衰老得非常快。他们提醒老人,老人却毫不在意:“人还能不老?老得快没啥好讲!”

  医务部又把老人的健康情况反馈给老人的子女,一再劝说下,老人终于同意去医院诊治。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经曙光医院确诊,老人为“脑硬膜下血肿”。事不宜迟,医院立即于第二天安排手术。由于发现得及时,老人闯过了这道“鬼门关”。

  我们董事长奚志勇的父母现在也住在“亲和源”,据董事长说,入住前后最大的改变是:之前,他一个星期不回家,父母就打来电话:“怎么不看我们了?不要我们了?”入住后,父母再没有给他打这样的“邀请”电话。父母在老年社区的情况,董事长只要打开电脑,上网查询下相关信息,就一目了然。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通过不断发展养老社区,会有更多的老人在晚年能过上自在舒心的生活这也正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目标。

  作者:王波 屠仕超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于 2011-4-27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养老政府化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7 09:58 , Processed in 0.141245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