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图1 1918年11月,39岁的徐树铮被授予陆军上将衔。 图5 1983年始建的徐树铮墓。 图2 1925年4月,徐树铮访法时受到法国总统杜梅尔格(左二)的接见。
一
1925年12月30日凌晨一时,徐树铮在河北廊坊车站被一群士兵拉下火车,押往站外枪杀。
1926年4月20日下午,下台后的北京临时政府执政段祺瑞乘火车出京前往天津。据曾宗鉴笔记:“专车开出一小时后,段走进随从人员乘坐的车厢,问车过廊坊停留多久。又问:‘又铮(徐字)被杀,是否是在站内?’ 及至廊坊,段开窗而望,历十分钟,口唇微动,喃喃若有言,老泪盈眶,掩面入卧。”
上个世纪50年代末,段祺瑞的孙子段昌义在台北见到徐树铮的儿子徐道邻,告诉他说,爷爷死前曾留下话,以后每年摆供,祖先牌位旁,要摆上徐爷爷的牌位,给徐爷爷磕头。段昌义说,从那以后,段家每年都是这样做。
这是一件让段祺瑞余下十年中追悔莫及的事情。当时徐树铮去车站后,段祺瑞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张神秘的纸条:“又铮不可行,行必死!”段后悔就在于他没把问题想得太严重,没有亲自去追回徐树铮,仅让人持纸条赶往车站,以为他看后就会回来,没想到徐树铮一笑置之。
段祺瑞与徐树铮,且不论他们的道德人品,功过是非,只看二人之间相互的信任与忠诚,在北洋军阀统治年代的乌烟瘴气之中,竟成了一段佳话。
徐树铮之被杀,起因于1918年他擅杀陆建章,这件事情我最早是在周劭的文章中看到的:
陆建章是袁世凯的军政执法处长,旧中国特务机构的创始人。袁世凯不喜欢陆军部次长徐树铮的跋扈,多次要撤他的职,徐认为是袁听了陆的谗言所致,怀恨于心。袁一死,段祺瑞当上国务总理,徐大权在握,便把陆抓来不加审判便处死刑。
哪知陆有一位外甥,便是大名鼎鼎的冯玉祥。时隔十年,冯驻扎京畿,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投奔表兄做事。徐被通缉流亡国外,到1925年段祺瑞成为相当国家元首的执政,徐当然大模大样回国。不料在谒段之后南归,专车过廊坊车站,正入冯的防区。陆承武在专车上抓获徐树铮,也不加审问,立即枪决。据说此事是取得冯玉祥同意后执行。
周劭(黎庵)先生生于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他“幼接贤士大夫,逊清遗老,叨陪之际,多闻绪论” ,是著名的掌故学家,但这一段叙述与事实出入颇多,真可以说是“硬伤累累” 。首先是时间上的出入,时隔“十年” ,应是“七年” ,段祺瑞成为执政是在1924年而非1925年。其次徐树铮的“被通缉流亡国外”也不实,之前他倒是被直系通缉,但段祺瑞当上执政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他是以“考察欧美日各国政治专使”的身份,受段祺瑞的委派而去。八个月时间里周游十余国,所到之处,各国纷纷以中国二号人物的规格接待,元首首脑均出面会见,实在风光得很。第三,徐树铮杀陆建章的原因要复杂得多,其中牵涉到皖系与直系的矛盾以及对南方的战与和的问题,此不赘述。第四,陆承武为父报仇的说法,恰恰是冯玉祥的安排。杀徐树铮的是冯玉祥手下大将张之江的卫队。徐树铮的专车快到廊坊时,冯玉祥曾有过犹豫,他的亲信鹿钟麟劝他说:“小徐一走,从此多事。”冯才下了决心,命张之江执行。张之江一听也吓了一跳,说此事重大,不宜卤莽。鹿钟麟说这是命令,张遂派卫队前去车站拦截。
张之江信奉基督,心肠较软,当时冯部曾有人主张把徐的随从一起杀掉,被他力争得免,审讯画押照相之后,全部发给短途路费放行。鹿钟麟却是行事果断,一年前限期三天将溥仪赶出故宫的便是此人。溥仪说清室上下数千人口,加上行李细软,三天如何搬得完,要求宽限至十天。鹿钟麟毫不通融,说期限一过,皇上如果还不走,景山上支起大炮立马就朝紫禁城轰。结果溥仪的动作比谁都快。
徐树铮被杀当晚,冯玉祥鹿钟麟商定连夜命陆承武赶往廊坊,造成为父报仇的假象。陆早上七时从天津赶到,对被拘押的徐树铮的随员说:徐树铮不仁不义,不忠不孝,我今天要杀他以报父仇。此时他还不知徐树铮已在六小时前被杀。段祺瑞得知徐树铮死讯,放声大哭,明知是冯玉祥做的手脚,偏偏被“为父报仇”一说弄得抓不住把柄。不料数十年后,这假象还能骗过周先生。
陆建章心狠手辣,杀人无算,人称“屠夫”,当年北京各酒馆里张贴的“莫谈国事”,即是为防其手下。陆要杀人,先请吃饭,酒席终了送客时,再将人从背后一枪打死,所以他的请柬,被称作“阎王帖子”。徐树铮在天津奉军司令部宴请陆建章,饭后约陆去后花园密谈,卫兵就在那里将其打死。问题是即便陆建章该死,也轮不到徐树铮杀他。连段祺瑞听说后也惊讶万状,半晌才说:“又铮闯的祸太大了,朗斋(陆字)千错万错,毕竟是北洋袍泽,他怎能如此乱开杀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