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47|回复: 0

[徐悲鸿] 张恨水徐悲鸿都曾住过丹凤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2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写到南京的小说很多,但以南京的一条街巷为名的小说却很稀少,张恨水的《丹凤街》不但以丹凤街为名,整个故事也都发生在丹凤街上,小说里处处可见昔日丹凤街的人情风貌。如今的丹凤街,早已变成南京有名的手机一条街,走在丹凤街上,两旁楼房商店林立,已不见昔日的菜场、鱼市、布店、茶馆的影踪。不过历史上的丹凤街,却闪现着多位近代名家的身影,张恨水、徐悲鸿、田汉等人,都曾在丹凤街生活居住。
丹凤街曾经很市井
记者从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了解到,我们现在印象中的丹凤街,改造之前是由丹凤街、唱经楼、鱼市街三段组成,其中丹凤街的历史最短,“唱经楼”曾是南唐后主李煜念经诵佛的地方,而“鱼市街”则是明代商业发达的一个佐证,“丹凤街”则是因为相传明朝洪武年间曾有凤凰落在此处而得名。
张恨水在南京居住了两年时间,直到侵华日军逼近,这才举家内迁重庆。其间他从南京闹市迁居城北唱经楼,与丹凤街仅一步之遥。张恨水后来曾在散文中这样描述丹凤街:“丹凤街是一处老式市井,鹅卵石铺路,路侧排立着油盐杂货店、米铺、柴炭行、酱坊还有茶馆。每日中午以12点为界,整个上午是热闹喧嚣的菜市,日影过午,便静寂空落,给人以时光倒流的感觉。”在张恨水儿子的回忆里,丹凤街“有池塘,环岸有极粗壮的垂柳,杨柳梢外便是青影横空的紫金山。”
向本报推荐小说《丹凤街》的读者方迅一家在丹凤街上生活了近60年,他向记者描述了他父亲记忆中解放初期的丹凤街,那时的丹凤街已经没有了张恨水笔下的喧嚣,也没有了池塘、垂柳那画一样的意境,不过深巷后面还有几个小池塘,路面也已经换成了石子铺就的,两侧依然是油盐杂货店、米铺还有茶馆。丹凤街那时的房子都是一进一进的,每个门牌号里都住有许多户,每个院里基本上都有一口井,每户人家淘米、洗菜、洗衣服的用水都靠这口井。夏日的晚上,居民们都出来纳凉,很多人索性就睡在丹凤街两旁。
丹凤街曾经人文荟萃
市井的丹凤街,在民国时期却是一条人文荟萃的街道。这大概是由于它紧靠着东南大学与南京大学,与老中央大学原址相距很近的缘故。原来的丹凤街52号便曾是中央大学的宿舍,两层楼房里住满中大教授与家属。徐悲鸿1928年春被聘为中大艺术系教授后,便“半个月住上海,半个月住南京丹凤街”,1929年5月,徐悲鸿夫妇与受聘担任中央大学文学院长的谢寿康,一同迁居丹凤街附近的石婆婆巷一旧式大宅院里,两三个月后又迁居中大丹凤街52号宿舍区,一住便是四年多,还在这里创作出了取材于《史记》田横故事的大型油画《田横五百士》。


徐悲鸿搬离丹凤街后,著名剧作家田汉又来了。1935年春,田汉因在上海参加左联活动,遭到国民党当局逮捕,不久即押来南京,关押在宪兵司令部,后经徐悲鸿、宗白华等人出面,才将田汉保释出来,但不能离开南京,于是,徐悲鸿便帮助田汉住进了丹凤街的中大宿舍。两年多的时间里,田汉在这里先后创作了《黎明之前》、《洪水》、《械斗》、《卢沟桥》等多部抗战题材的优秀作品。
1936年,张恨水因与友人合办《南京人报》而来南京,住进了丹凤街的一处老式民居中,这里店铺林立,茶馆热闹,一派市井繁华景象,张恨水每日穿行其间,日子久了,便有了这部以丹凤街的生活为背景的小说——《丹凤街》。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5-1-9 01:34 , Processed in 0.034131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