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1

[热点] 玉树民众哀悼地震遇难同胞 喊响玉树不倒口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2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玉树民众哀悼地震遇难同胞喊响玉树不倒口号
昨日,人们在玉树沉痛哀悼地震遇难同胞。本版摄影:南方日报特派记者高笑

  结古镇上悲恸哀悼

  “沉痛哀悼玉树大地震遇难同胞”———藏汉双语书写的白底黑字横幅悬挂在结古镇政府广场,横幅下面整齐摆放着32个花圈和数束黄色菊花。昨日,青海省委、省政府为玉树地震遇难同胞举行的哀悼仪式在此举行,数千玉树民众自发前往现场参加哀悼。

  昨日上午10时整,悼念仪式正式开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随即降下半旗。之后,结古镇所有车辆集体鸣笛,灾区上空响起了防空警报,大街上、废墟上,不论是当地居民还是外来特警,都肃立低头,为那些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三分钟。

  参加哀悼会的军民无不动容落泪———现场维持秩序的特警偷偷拭去眼边的泪水,前来采访的记者眼睛通红,学生们的眼泪不停地流淌……在广场东面的废墟上,许多正在清理废墟的解放军战士也停下手,以立正军姿静静肃立着……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致悼词时情不自禁悲恸而数度哽咽。他表示,地震无情,人间有爱,正是人间大爱让玉树在地震灾难来临后,将损失程度降到最小,让生活以最快速度恢复。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在玉树人民的自强奋斗下,相信草原上美丽的格桑花会在玉树开得更美。

  哀悼仪式最后,现场各寺庙的喇嘛开始为地震中的遇难者诵经祈福,参加悼念的军民依次到会场前方的长桌前献花、鞠躬以表哀思。

  南方日报记者还获悉,体育场、赛马场以及格萨尔广场的灾民安置点也自发举行了悼念活动。而在玉树巴塘机场和所有的救援现场,人们也都自觉地加入了默哀行列。

  广场传响“玉树不倒”

  昨日上午10时,天空中短暂飘起了点点雪花。在矗立着世界上最大的格萨尔王铜像的格萨尔王广场,南方日报记者看到,数百名藏族百姓走出帐篷,迎着飘落的洁白雪花追思在地震中罹难的亲友。

  广场上,百余名官兵拉着横幅,上面写着“第二炮兵驻青海部队全体官兵沉痛悼念玉树地震遇难同胞”。格萨尔王铜像两边,摆放着不少花圈,寄托着生者对遇难者的哀思。人们低头默哀,各种汽车、救援车辆停靠路边长时间鸣响喇叭。

  在广场的人群中,普通居民胸前佩戴白花,手捧酥油灯,在寒风中小心呵护着火苗;路过的官兵也纷纷加入哀悼的队伍,为遇难同胞默哀。仪式即将结束时,玉树的各大寺院响起深沉的诵经声,为玉树地震遇难者祈福。

  3分钟的默哀结束后,聚集在格萨尔王广场上的人群仍久久不愿离去。不知道谁率先喊出“玉树不倒”的口号,顿时,“玉树不倒”的响亮口号响彻整个广场。

  没有困难不能战胜

  在结古镇哀悼活动仪式现场,一位手拄拐杖的藏民给南方日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原来,他是结古镇镇委书记尼玛扎西。

  地震后,尼玛扎西在废墟中救人时不幸踩中钉子,脚掌伤口深达两三厘米,疼痛难忍,只能靠拐杖走路。

  尼玛扎西说,强震后的结古镇伤亡惨重,他非常难过。他还透露,他的侄女结婚仅仅三天就遇上了地震,不幸遇难。

  据他介绍,结古镇之前通过广播和手机短信等方式通知民众参加哀悼仪式,仪式举行当天,灾民、救援队、医疗队和志愿者都从各地踊跃赶来,表达对遇难者的哀思。

  “困难很多,任务很重。”尼玛扎西表示虽然有困难,但对重建家园充满信心,“全国人民都在支援玉树,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杨大正赵洪杰

  广东专家手术台上告慰生命

  昨天清早,西宁上空飘雪,高原古城笼罩在肃穆悲恸的气氛中。上午十点汽笛鸣响,广东医疗队在医院病房里默哀三分钟,有的专家当时仍在手术室抢救伤员,以这种特殊的坚守告慰逝者。

  昨天一大早,广东医疗队的28名专家如常分成3组,分赴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和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开展查房、诊治工作。10点钟鸣笛时,病房里一片肃穆,有些伤员忍不住啜泣起来,广东医生们身穿素服,低头默哀。

  “我们的心情很沉重,更感责任重大。”广东医疗队队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周东曾参加过2004年的**海啸救援。他说,这次是众多同胞罹难,伤痛更深。

  58岁的“广东骨科第一刀”、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三院院长金大地教授自从17日急赴西宁以来,4天里已经做了22台手术,创造了一个惊人的救援记录。昨天他从早上8:30到下午5时,又做了4台重症骨科手术。汽笛鸣响时,他正给一个截瘫青年做解压手术。金教授抹抹额头的汗水说:“我来不及参加默哀仪式,但以实际行动救治伤员,告慰生命。”

  昨天傍晚,青海省政协副主席、卫生厅党组书记陈资全专程赶到广东医疗队的驻地慰问广东专家。他动情地说:“感谢广东兄弟!我们永远牢记在心!”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陈枫

  国悼日,西宁落泪

  雪花纷飞,冷风瑟瑟,广场两旁随风飘舞的哈达寄托了人们的哀思;广场中央,人们静静收起了伞,肃然站立,任由风雪呼啸。

  最沉重的三分钟,人们忍不住落泪,作为少数几个与震区通航的城市之一,灾民们的丧亲之痛,西宁人感同身受。

  默哀仪式后,现场民众向死难者敬献鲜花。西宁虎台中学的孩子们久久不愿离开,他们一遍遍高唱国歌,为灾区加油。

  震后7日,西宁给予灾区的远不止眼泪,这座高原城市为救灾已经竭尽所能。作为青海省府,作为距灾区最近的大城市,西宁责无旁贷地成为灾区坚实的后盾。

  震后的第一夜,800公里外的西宁全城不眠:数以万计的救灾物资送至西宁,又从西宁运往灾区;电视台、电台的寻亲热线一刻不停;医院的医务人员紧张待命;220万西宁市民看着灾区的死亡人数不停上升,无法入睡。当前,救灾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作为抗震救灾的大后方,西宁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南方日报记者钟锴实习生吴晓彭

  以微笑回报微笑,向死而生

  ?记者手记

  国旗半垂,白花朵朵。临风玉树,悲笛长鸣。

  4月21日10时,格萨尔王广场上,人们胸前佩戴白花,静静伫立。

  哭吧哭吧哭吧,至亲同胞生命远行,在这一刻,就让我们放声大哭,唯有释放,才能放下。

  但,伴随这一刻载入史册的,不仅是悲痛的眼泪,还有坚强。

  69岁的藏族老人永措紧紧搂抱着1岁的孙女丹珍拉毛,不断抹去眼角的暗涌;曾从地震废墟中用纤弱的双手搜寻生命的16岁藏族姑娘才拉巴毛,心里还惦记着被碎石尘土掩埋的伙伴;失去最小弟弟的尕玛搓毛,还有个小心愿,能再上学……“玉树不倒”,“玉树不倒!”随着悲笛渐弱,久久不愿散去的人群突然爆发出响亮口号。

  一刹那,我有点喘不过气来。

  因为,这样的口号不做秀,不矫情,不虚伪,当然也不偶然。连日来,受到重创的玉树不乏坚强,坚强得令人心痛———

  衣服和红领巾上沾着灰的学生,拼命地忍着悲戚;面容失神似的女人,会温柔地接过孩子递来的半烂梨子;骑着缺车灯摩托车的藏族汉子,因到处找寻家人一脸倦容,仍对人挤出一丝微笑;58岁的藏族男人,家里房屋倒塌,但他坐在一辆破烂的拖拉机上,开始谋划着该种青稞了……

  大地震是玉树一个悲壮的过去,更是一个伟大的开始。

  千里之外,不倒的玉树,以及还在受着苦难的玉树人教会了我们:以生命换取生命,以微笑应对灾难,可能是这场灾难留给“幸存者”的第一笔财富。

  幸存者,包括低头默哀的人们,包括你,包括我,包括经历灾难后的中华儿女。

  只有懂得以微笑回报微笑,才能勇敢往前,向死而生。

发表于 2010-4-22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生命换取生命,以微笑应对灾难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5-1-9 01:44 , Processed in 0.034633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