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40|回复: 0

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撑起强国富民的脊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7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撑起强国富民的脊梁

领域介绍

工程技术侧重将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 ,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 ,创造新技术、新方法 ,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从本世纪以来 ,现代科学技术活动的规模有了很大的扩展 ,工程技术装置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四十年代 ,美国研制**的“曼哈顿计划 ”的参加者有一万五千人 ;六十年代 ,美国“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 ”的参加者是四十二万人。工程科技从科学原理与纯粹技术应用中独立出来,成为生产与研究合二为一的过程,是推动各种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撑起强国富民的脊梁

人物介绍:

徐匡迪:中国钢铁冶金专家。曾任上海市市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现任中国工程院院长,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工业联合会会长。

核心提示: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曾无数次与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失之交臂,强国地位被世界新崛起的以先进的工程技术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所代替。建国60年来,我国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一系列重大工程相继建成,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民经济建设成就辉煌,综合国力大幅提高。我国从一个人口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核心就是依靠工程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近日在中国工程科技60年成就座谈会上指出,在以往的社会发展中,工程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发展的紧迫性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他预计:在今后的60年间,中国的工程科技很可能会取得更加伟大的成就。

60年中国工程科技水平大幅提升,贡献巨大

60年来,我们工程科技界以祖国的发展与强盛为己任,克服种种困难,攻克无数技术难关,实现了工程科技总体水平大幅提升,支撑了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部分领域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并在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基础性的智力和技术支撑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60年,中国工程科技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建国初期——中国工人阶级与工程科技人员激情燃烧的岁月。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科技基础非常薄弱,多数技术领域几近空白,工程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全国科技人员还不到5万人,人才匮乏和科技基础薄弱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

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工程科技的发展。首先根据国家建设需要,于1952年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新设了几十所工业专门学院,建成了比较齐全的工科教育体系,培养了一批国家急需的工程科技人才,还选派了数千名优秀大、中学毕业生,赴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深造。

与此同时,以钱学森等为代表的3000多名优秀科技人员先后归国,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为工程科技的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提高了起点。

三是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随后铁道、电力、钢铁、建筑、机械、纺织、水利水电、地质、医学、石化、煤炭、农业、林业等大批科研院所如雨后春笋一般相继建立,形成各行业的科研核心力量。

1956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科技人员群情激奋、奔走相告。苏联援建的156个工程项目为中国工业奠定了结构框架,大大促进了工程科技的发展,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阶段,文革十年——科技事业与知识分子遭遇曲折动荡的年代。

“文革”期间,科技工作大部瘫痪,研究机构被肢解,高等教育被停止,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被迫停止科研、教学工作,下放到农村或厂矿劳动。

尽管如此,在周恩来、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强领导下,依靠“文革”前十余年工程科技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以及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献身祖国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国防和尖端工程科技领域,仍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中国工程科技史上许多“第一”和重大工程在这段曲折动荡的年代里诞生的: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1967),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1968),首次地下核试验成功(1969),“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第一艘核潜艇安全下水并试航成功(1971),第一条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刘家峡水电站建成输电(1972),第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试制成功(1973),大港油田和胜利油田建成(1974),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和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并交付使用(1975)……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迎来工程科技大发展的春天。

“文革”结束后,各行各业开始拨乱反正,我们的国家由此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再次受到高度重视。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1977年国家决策恢复高考,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科技界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1985年,国家出台《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后相继制定了863计划、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大大提高了我国工程科技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1995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994年,根据张光斗、王大珩、师昌绪、张维、侯祥麟、罗沛霖6位院士的建议,成立了中国工程院。

工程院的成立是中国工程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凝聚了一批优秀的工程科技专家,团结了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大大鼓舞和激励了工程科技界,为推动工程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阶段,二十一世纪——建设创新型国家、引领发展的新时代。

2005年以来,**总书记提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工程科技进入了自主创新,引领发展的新时代。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制定了中国自主创新的蓝图;大飞机、高档数控机床、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核电站、重大新药创新、载人航天及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相继实施,中国工程科技又迎来走向创新、引领发展的新时代。

纵观人类现代化历程,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工程科技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科技革命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命运。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曾经与数次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失之交臂,被世界新崛起的以工程科技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抛在了后面。现如今,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拥有一千多万人的工程科技队伍,一些重要工程科技领域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支撑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批农业工程科技专家,率先在杂交水稻及一系列现代农业工程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2%的人口、粮食自给率达到95%的重大成就。

随着疫苗技术、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医疗保健体系、疾病防控体系的建立,中国人均寿命由1950年的35岁提高到2009年的74岁,并在13亿人口的大国中成功地预防了SARS、H1N1等大规模流行病的传播。

中国工业大步前行,制造业总规模世界第二,大量工业产品的制造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量世界第一甚至占有量超过50%;一个总产量不到20万吨、曾经砸锅炼铁的国家,随着冶炼、连铸连轧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的突破,一跃成长为年产量超过5亿吨的现代化世界钢铁大国;

随着成油理论和勘探技术的突破,特别是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中国由“贫油国”一跃成为世界产油大国。

从万吨水压机到数控机床,从小火电站、小水电到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和第三代核电站建设,从算盘到曙光计算机,从普及率极低的手摇固定电话到3G移动通讯和下一代互联网,一项项重点工程为社会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建国60年来,交通运输领域的快速发展,不仅缩短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也铺就着经济腾飞、民族富强之路。公路实现了从3万公里到373万公里的飞越,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总里程跃居世界第二;铁路从总里程2.2万公里到8万公里,世界第二,时速从43每小时公里到每小时350公里飞跃;一座座姿态优美的大桥跨江越海;中国在航空航天和其他高科技领域成绩斐然,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神舟系列飞船升空、嫦娥一号探月、歼十战机翱翔蓝天……,成果不胜枚举。我国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三位,科技论文量居世界第二位,尖端科技成果正不断推出,闪耀世界。

60年时间,中国演绎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巨大变迁,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造就了令世界瞩目的“东方奇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更应放眼全球,展望未来,清醒地认识我国与世界工程科技先进水平的差距和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认真思考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我国工程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亟待加强,科技体制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多年来,发达国家为保持其在国际经济、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持续加大对科技与教育的投入,目标是提高创新能力,保持国际竞争力。以美国为例,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总数的约5%,但其用于研发的经费占到全球研发总投资的约1/3,使其成为当今世界的科技超级大国。奥巴马总统上台后,立即提出将拿出超过百分之三的GDP用于科学研究和发展,以保证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继续引领世界。

未来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是科技的竞争。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新形势,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工程科技面临的严峻挑战,锐意进取,迎头赶上。我们要充分把握当前有利于工程科技发展的历史机遇,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让工程科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展,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发挥重大支撑作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5-1-10 12:08 , Processed in 0.031093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