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建阳徐有明提供资料
由建阳徐成义整理及敬录
一、远古的传说
相传远古原始社会前期,人类处群居时代。
“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兽害;“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化腥燥。到“伏羲氏” “正姓氏,制嫁娶”是社会从群居无序状态,形成一个个姓氏为共同体的人群,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姓氏之源,发展成一支支血脉,牢牢维系着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但那时的姓与氏有着严格的区别,以女子为传承中心的宗族称“姓”,以男子为传承中心的宗族称“氏”。随着母系社会的瓦解,子继父氏的出现,经历数千年的发展,才逐渐演化为现代姓氏。现代的姓与氏,以成为一个基本相同的概念。
随着姓氏的产生,发展和演变,逐渐兴起姓氏之学。每个姓氏也就有了本姓的宗谱族系,宗谱是记载本姓渊源,家族沿革,世系事迹的历史图籍,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太宗李世民为统一全中国的政治需要,命高士廉,岑文本,韦挺,令孤德棻撰《氏族志》。搜集全国土族家谱,“依据史书,辨别真假,考证世系,推进忠贤,贬退奸逆,分清高低,定为上上至下下共九等”。于贞观戊戍(公元638年)书成,共100卷,定土族293姓1651家。唐太宗阅《徐氏宗谱》后称赞:“阅卿谱而知卿族,本贤籍而发贤才。世膺九锡,位列三台;美种无间,灵根深栽;忠孝培本,奕叶繁开。朕明不易,尔其钦哉!” “根生少昊,枝出皋陶。森森华国之瑞,肃肃家之条。卓矣, 有典有则上品;美哉,作忠作孝寮。佑启尔后嘉靖我朝;时荣在己,后裔昭昭。”并命右丞相魏征代撰《徐氏宗谱序》。
二、徐姓渊源
徐,以古国名为姓,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姓氏之一,源远流长。
徐姓,源于公元前二0三0年前后,夏后封伯益子若木于徐,建立徐国。“殷革夏命” 建立商政权,徐国依存。“武王革命”,西周政权成立,又加封,传至三十三代诞(偃王)。徐国强盛,为东方诸候之长,“赐命为伯”。周穆王十五年(公元前961年),两种说法,前者见《史记、夏本纪》,后者见吕振羽著《简明中国通史》。
伯益的先辈,也有不同说法,一说伯益即大费,又为大业。《史记、秦本纪》说,“秦之先,帝颛顼之苗孙曰女修,女修生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大费生二子,一曰大廉,二曰若木”。一说伯益之父皋陶,皋陶为东之夷族酋长,舜帝贤臣,任大理,掌司法。两种说法,都是无可稽改的传说。或大业,就是皋陶。(见范文谰《中国通史编》)。
伯益至章禹的世系,按建阳徐市荷源存修于清光绪二十八年的《徐氏族谱》所列如下:
一世伯益---若木---赢调---征国---房---仁---豹---谦---佥---晔--祖平--澄---清---宝---宽---兴---强---车---能---弘---端----权----世长---恭--照--明--并--世待 ----详----范---论 ---择---安----忠---超---康---渰---彦---垂---诞(偃王三十三世)----远 ---龙--同---宝宗---仁---宏---生---恭---畅---永---思---强---亘---章禹(四十四世)---宝明——-宝衡
以上所列,与建阳小湖存谱,福州存谱(周基卷),福建永定洋堡谱,《浙南徐氏》,广东《徐氏古今文化大观》,江西乐平《庞公硚谱》等所列基本相同。有的相差一、二世,有的世次前后差别,有的名字不同。如徐偃王,有的定位三十三世,而有的定位三十世或三十二世、三十五世。
三、繁衍昌盛
徐国灭亡,章禹奔楚,子孙散居徐、扬。在随后的二千多年,徐姓复兴于汉,盛于唐宋,敷衍昌盛,文臣武将,文人骚士,学术精英,农工耕辛,忠节高尚,名贤辈出。
汉、晋、南北朝
伯益十七世孙徐生,为西汉文帝朝礼官大夫,四代世袭。
武帝朝有徐乐“上书言事,帝台见,拜朗中大夫”。
徐伯武帝元光年间(公元前134—128),主修漕渠,长300公里,使万亩农田得以灌溉。
徐房,王莽擅权时,隐居教授,弟子著籍千人,
六十二世孙徐泊,光禄大夫,因不满王莽擅权过江避难。
徐静,为大司农,封武平侯。
六十七世孙徐安仁,官谏议大夫,生子二,分南北两支。长子丰,为北祖;次子霸,为南祖。
丰孙徐宣,官至左仆射,卒谧贞。
宣子徐瑞,为下邳太守。
瑞子徐俭,官京北尹。自下邳迁豫章(南州,即南昌故郡)。
七十四世徐穉,字孺子,“常自耕稼,恭俭廉让”。东汉末,桓、灵二帝三台,因不满宦官专权。终不为官,时人称“南州高士”。
徐和,青州黄巾起义军首领,青州军大部分被曹操诱降后,坚持率众斗争,最后战死沙场。
徐宣,赤眉起义军政权丞相。
徐淑,东汉女侍人。
徐干,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徐邈,魏文帝拜司空,卒谧穆。
徐晃,右将军,封阳平侯,卒谧壮。
徐庶,初仕刘备,曹操获其母,庶“走马荐诸葛”后辞备归操,母见大岔自谧后,庶终身不为曹设一谋。
徐琨,从孙坚征伐有功,封广德侯。
七十七世徐广,东晋著作家,义熙初年奉诏撰辑国史,历官骁骑将军,大司农。
八十二世徐蓄,教授,自豫章迁龙游。
蓄子徐弘,晋扶风太守,
弘子徐羡之,南朝宋尚书。
羡之子徐恒之,中书侍郎。
恒之子徐湛之,官至仆射。
湛之子徐孝嗣,南朝齐御史中丞,尚书令,司空。
八十九世徐伯珍,一代名儒,不仕,隐居九岩山,以隐德之感,受业生千余人,卒年八十四,
兄弟四人俱白首,时人称“四皓”。
徐擒,累官太子左卫,卒谧贞。文学家,诗风文风与廋肩吾齐名,被称“徐廋体”。
子徐陵,与父齐名,初仕梁,后入南朝陈,官御史中丞。
徐勉,南朝梁吏部尚书、中书令,卒谧简肃。
徐君实,南梁兵部尚书。
徐亥,南朝唐尚书。
子徐节,南唐左仆射。
节子徐德言,南朝陈太子舍人,乐昌公主附马。
唐、宋
九十三世徐恕,隋尚书。
子徐筠,尚书校尉,封江南郡公。
徐圆朗,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 。
徐懋功,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后从秦王李世民征战,战功卓著,李世民即位(唐太宗),赐姓李,名勋,封英国公。高宗立,授尚书左仆射,进位司空。卒赠太尉,谧贞武。
徐浩,书法家,精于揩书,圆劲厚重,自成一家,历官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封会稽郡公,故称“徐稽”。
徐最,字彦伯,七岁能文,登进士第,授兵部员外郎。唐中宗复位,官至太保少傅,修武后实录,封护国公。
徐弘敏,官名有功,越州都督,司刑殿中丞,卒赠司刑卿,谧中正。
徐安贞,名楚玉,赐名安贞,以博学宏辞,三登甲科,集贤院学士,上柱国。因参李林甫相,恐其罪累,乃弃官归隐衡山寺九峰岩,后封东海子,敕曰:“内供奉起居舍人徐安贞,清才博学,雅量深沉,为德行之宗师,是文辞雄长,笼诗备至,进中书侍郎”。卒赠礼部尚书。
徐禄,字德卿,官宣教郎,唐·睿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授封镇闽威武将军,奉旨率子伯中、伯和统带固始县五十三姓从戎,赴闽御侮,立见升平。进驻温岭(原属建阳县辖,今武夷山市)。
禄长子伯致,中宪大夫,留河南守先人文铨公墓。
禄公次子伯中,光禄大夫,随父入闽。禄公三子伯和,大理寺司直,随父入闽。
伯中长子徐球,长史大夫,代宗大历四年(公元769年)升右殿丞相,内阁大学士。
球公长子徐子纲,国子监司业,内殿承宣使,集贤院学士。
子纲长子徐以节,大理寺丞加侍郎衔。
以节长子徐宗盛,官授主簿。
九十九世徐洎,安素子、字恩泽,官至太保齐国公。生五子,时称“梦征五凤”。
长子永,字承休,南郡太守。
次子盛,字承昌,洪州刺史。
三子奇,字承选,大中务大夫。
四子洪,字承量,衢州刺史。
五子攀,字承捷,苏州刺史。
洪公子徐务,字恒经,国子上舍,于天保八年(公元749年)自衢州入闽,居莆田北崇里仁崇乡。
务公子徐玖,字在璞,迪功郎,自莆田迁建州东平(今属政和县)。
徐商,字义声,幼隐居中条山,出仕后历官拜河东节度使,尚书左丞,太子太保。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拜太师,同平章事,封东苑子。
商公子彦若,字念之,同平章事,太保,齐国公。彦若公子徐安贞,袭封东苑子,
彦若公子徐绾,官至兵部郎中。
彦若公孙徐濯,官至越州司马。
徐寅,字昭梦,莆田人,昭宗乾宁元年(公元894年)状元,授秘书省正字。
徐仁纪,武则天圣历(公元698年)拜左拾遗,三上书言事不纳,逐移病归。神龙(公元705年)中宗复位再徵左补阙。三上书又不省,乃求出,授灵昌令,“廨舍中衣履尽疏外,无所蓄”。
徐子平,精于星命之学,曾创算命中的“四柱”法,后世术士以八字推算命运者多宗之。
徐唐莒,唐末王仙芝起义军将领。
徐铉,初仕南唐,官至吏部尚书,随后主李煜归宋,累散骑常侍。与弟锴同有名于江左,号“二徐”。铉为大徐、锴为小徐。
徐锴,字楚金,南唐内史舍人,著有《说文解字》等。
徐熙,南唐画家,与后蜀黄荃并称“黄徐”,形成五代花鸟画的两大主流派。
徐温,字敦美(公元862--927年),海州驹山(江苏连云港西)人,以功迁右衙指挥使,先后受封温国公,齐国公,拜大丞相,执政期间自奉节俭,政尚宽和,颇得江淮民心。封东海郡王,谥忠武。
长子徐知浩,即李昪(公元888--943年),字正伦、徐州人,初被杨行密收养,
后为徐温养子,改名徐知浩,温专吴政,他初任昪州刺史。后任左仆射参知政事,执政期间注意兴利除弊,改京赋税,发展农桑。温死,出镇金陵,留子景通执国政。天祚三年(937年)废吴帝杨博自立,国号大齐,年号昪元。三年改国号唐,复姓李,在位937—943年,晚年信奉长生道术中毒而死,庙号烈祖。
次子徐知询,官镇海军节度使。
三子徐知谏,官镇南军节度使。
四子徐知证,仕吴官至节度使,南唐封魏王。
五子徐知谔,仕吴官金陵,入南唐受禅封梁王,卒谥怀。
宋代
徐怀玉,与太祖俱起微贱,屡从征伐,为时名将,累官保大军节度使。
徐九思,字公谨,崇安人,进士,入判三司,元佑间起任江淮等路发转运副使。
徐奖,字仲举,中书舍人,赠正议大夫。
徐奭,字武卿,瓯宁人,大中祥符年间举进士第一(状元),授翰林院学士,少师,卒从祀卿贤。
徐锐,字岩颖,熙宁丙辰进士,官抚州通判,赠宣奉大夫,
徐铎 锐弟,字振文,熙宁丙辰与兄锐同榜进士,而铎第一(状元),龙图阁侍制,吏部尚书,太师吴国公。
徐复,字复之,游学淮浙,仁宗召见明以大理评事,不就,赐号冲晦处士。
徐爽,字仲明,杭州人,秘书省校书,赠金紫光禄大夫,徽宗帝赐号“冲晦先生”。
徐的,字公准,建安人,天禧二年(公元1008年)进士,官钦州军事推官,荆湖西路安抚使。
徐遹,字绍闻,瓯宁人,状元,官直秘阁,知广德军。
徐应龙 字允叔(公元1147—1224年),浦城人,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进士,初仕衡州法曹,湖南检法官,刑部尚书侍读,太子参事,吏部尚书。卒赠开封府仪同三司,追封太师魏国公,谥文肃。
应龙长子蒙叟,字正之,朝议大夫。
应龙次子荣叟,字茂翁(公元1180—1262年),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与弟清叟同榜进士,授华亭盐官,调靖州教授,以理学授课,再知永康县适逢歉收,他深入农户,赈饥济贫,离任时倾县欢送。累官右谏议大夫,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文靖。
应龙三子清叟,字直翁(公元1182—1246年),号章一,进士,历官殿中侍御史兼侍讲太常少卿,户部侍郎,出知泉州、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温州、福建安抚使,知婺州、袁州、绍兴、潭州、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封晋宁公,卒赠少师,谥忠简。应龙四子文叟,江西提举,朝议大夫。应龙五子愚叟,朝议大夫。
徐万一,宋宁宗时官大理寺,因评事劾韩扼胃,赵汝愚不获,弃职入闽,隐居建阳之锦江泮(童游)时称“宋处士”
徐兢,宣和中随使高丽,撰《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二十八门四十卷,徽宗称赞,赐进士出身,官至大宗正事兼掌书,工学画。
徐幾,字子与,崇安人,博通经史,景定间以布衣诏补迪功郎,建宁府教授。
徐常,进士,建安人,文学家。
徐梦梓,字商老(公元1126--1207年),清江(江西清江西南)人,绍兴进士,历官南安军教授,知湘阴,宾州,直秘阁,史学家。著有《三朝北盟令编》二百五十卷。
徐伟,八子:令绪、令严、令端、令化、令暹、令琛、令文,分别为尚书、节度使、大将军、状元、进士、大学士、诗人、画家,时称“八龙”。
徐璣,字文渊(公元1160--1214年)、致中,号灵渊,永嘉(温州)人,官武当、长泰令,诗人,与徐熙(号灵晖),翁卷(号灵野),赵师秀(号灵秀)并称“永嘉四灵”,工书法。
徐存,字望叟,江山人,受业于扬时,隐居不仕,自号逸平翁,于经学教授,弟子千余人。
徐邦宪,字文子,义乌人,绍熙进士,三迁秘书郎。宝谟阁侍制,卒谥文肃。
徐承圭 幼失父母,兄弟三人及其族三十口同甘藜藿,衣服相让,四十年不改其操,所居乡里,木连理。诏名其乡曰义感,里曰和顺。
徐履,字子云,瑞安人,绍兴中省试第一,秦桧欲以女妻之,及廷对,乃佯任不答一字,遂置甲末,婚仪亦罢,时人高之。
徐处仁,字择之,谷熟人,进士,历官尚书右丞,忤童贯落职,宣和中复起,拜观文殿大学士,以刚称。
徐禧,字德昌,分宁人,以布衣献策为神宗器赏被任用,与王安石、吕惠卿相左右,卒谥忠愍。
徐华老,累官至礼部尚书。
徐梦发,累官至朝仪大夫,历广东招讨使等居官二十八年,端宗丙子(公元1276年)元兵南下,梦发守备仙霞关,袭兵猝至,左右皆溃,梦发独居坐大诟,遂遇害。
徐道隆,字伯谦,武义人,官提点刑狱,时元兵至临平,道隆起兵勤王,元兵追之,军士皆战死,隆与子载孙赴水死。越三日,宋亡。
元、明、清朝
徐琰,字正圭,号振纲,居政和东平里,元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2年)以参知改事行江西省,重修孺子公祠后,随挂冠归逆流而上,隐居唐石(今建阳黄坑),改名兴,字子方,后世称“东平徐公” 。
徐明善,字志友,号芳谷,历官江浙湖广提学,与弟嘉善惧以理学名,时称“二徐”。
徐寿辉,又名真一、真逸,罗田(今湖北罗田)人,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与邹普胜等利用白莲教起义,以红巾为号,据靳水(今湖北浠水)为都,国号天完,年号政平,六年迁都汉阳,改元太平,次年为陈友谅所杀。
徐 达,字天德(1332—1385年),濠州人,从朱元璋起兵,受命大将,迁奉国大将军,同知枢密院事。朱元璋称吴王,达为相国,朱称帝,达为右丞相。洪武三年(1370年)论功授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明朝建国,达为功臣之首,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卒谥武宁。
徐贲,字幼文(1335—1393年),原籍四川,初居毗陵(江苏常州),后徙迁平江(苏州)城北,官至河南布政使,善书画,与高启、杨基、张羽齐名,并称“吴中四杰”,文学家。
徐溥,字时用(1428—1499年),号谦斋,宜兴人,进士授编修,官吏部左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卒谥文靖。
徐桢卿,字昌谷(1479—1511年),吴县(苏州)人,官至大理寺副,国子博士,与唐寅、祝允明、文征明齐名,并称“吴中四才子”复与李梦阳等齐名,为“弘治十才子”之一。
徐阶,字子升(1503—1583年),号少湖、存斋,华亭人,嘉靖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进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首辅(宰相),隆庆二年(1568年)辞官还乡。
徐渭,字文清、文长(1521—1599年),号天池山人,山阴(绍兴)人,青藤道士,杰出的文学家,工诗文书画,其草书、水墨画别具一格,自称书法天下第一,长于行草。擅长水墨花竹、山水、人物。与陈复道并答“青藤、白阳”。有《徐文长全集》、《南词续录》等。
徐光启,字子先(1562—1633年),号玄扈,上海人,万历进士,科学家,从意大利人学天文、历算、火器等,尽通其术,译著多部。崇祯六年(1634年),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请修历法,历三年成《崇祯历书》,为我国历法参用西洋之法始,有《徐光启集》。
徐鸿儒,( —1590年),巨野人(今山东巨野),末早期农民起义首领。
徐弘祖,字振之(1586—1641年),号霞客,江阴人,少好学,博览图经地志,弃科举从事旅游,遍游名山大川,凡二十八年足迹遍及十七省,按日记事,据景直书,积帙成书《徐霞客游记》,他旅行志在考察,故其著述涉及地理、地貌、水文、地质、植物等多方面科学问题,其中有关广西、云南、四川石灰岩地貌记述,早于欧州近三百年。他经过实地考察,肯定金沙江为长江上源,纠正历来以岷江为江源之缪。
徐民式,字用敬(1549—1617年),号俭吾,浦城人,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授松江府推官,历官安庆知府,光禄寺少卿,都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南六年,籍终养,升户部侍郎。
徐汝正,号二寰,万历举人,知四乡县,操小舟谒王,为民请命,风盛舟溺,三日得始得尸湍水中,民聚哭失声,立祠祀之,相传为“汉江神”。
徐尚卿,字师臣,南平人,官剑州牧。
徐柏,字守卿,浦城人,嘉靖进士,户部员外郎。
徐梦星,天启乙丑榜眼,中顺大夫,吏部尚书。
徐梦符,万历进士(甲辰科探花),官礼部尚书。
徐梦庚,万历进士(乙丑科榜眼),吏部尚书。
徐大椿,字灵胎(公元1693—1771年),号洄溪,吴江人,医学家,太医院供奉,著有《医学源流论》等。
徐桐,字阴轩(公元1820—1900年),汉军正蓝旗人,道光进士,同治帝师,授礼部侍郎,尚书,兼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自谥死。
徐寿,字雪村(公元1818—1884年),科学家,于数学、律吕、矿产、汽机、医学、声光、电等科学,同治年间曾国藩以宾礼罗致幕下,历办安庆机器局,上海制造局,与华蘅芳造成木质黄郜轮船一艘,为中国自制轮船之始,高尚不仕,创格致书院于上海。
徐元文,字公肃(公元1634—1691年),号立奇,昆山人,顺治进士,与兄乾学、弟秉义皆以文名,合称“三徐”。初主持监修《清太宗实录》、《平定三逆方略》、《明史》等,后擢左都御史,进刑部尚书,文华殿学士。
徐乾学,字元一(公元1655—1741年),号健庵,昆山人,学者,康熙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曾主持监修《大清会典》、《一统志》,后因纵子侄贪赃受贿等,被纠劾,逐告归。
徐秉义 字彦和,康熙进士,官吏部侍郎。
徐元梦,字善长(公元1655—1741年),号蝶园,满正白旗人舒穆禄氏,康熙进士,授户部主事,侍讲(教授诸皇子),迁浙江巡抚,官至户部尚书,曾充《明史》监修总裁,《世宗实录》副总裁,又与鄂尔太等主持纂辑《八旗满州氏族通谱》。
徐锡麟,字伯荪(公元1873—1907年),绍兴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枪杀巡抚恩铭,被捕,从容就义。
章禹后裔世系
徐氏源远流长,枝繁叶茂。支又分支,房又复房。后世修谱,各立世系。因此难以稽考,统一序编。下选列建阳荷源存谱,自章禹传至清光绪二十八年修谱止。
44世 章禹 子融 45世 融 子简
46世 简 子侨 47世 侨 子满
48世 满 子观 49世 观 子闵、辟
50世 闵 子杜、贤 51世 杜 子谐
52世 谐 子渊、越 53世 渊 子邮
54世 邮 子可 55世 可 子诜
56世 诜 子生 57世 生 子仲
58世 仲 子延 59世 延 子申
60世 申 子谚 61世 谚 子泊
62世 泊 子光 63世 光 子静、襄
64世 静 子万秋 64世 襄 子历
65世 万秋 子兖 65世 历 子言
66世 兖 子安仁 66世 言 子敖
67世 安仁 子丰、霸 67世 敖 子乐
68世 丰(北祖) 子明 68世 霸(南祖) 子继武
69世 明 子宣 70世 宣 子瑞、琳
71世 瑞 子谟、师、俭 72世 俭 子绍—自下坯迁豫章
73世 绍 子穉 74世 穉 子胤、笃行
75世 超 子广 75世 述 子厚
76世 广 子台、环、玑 78世 台 子绪
79世 绪 子宁 80世 宁 子祚之
81世 祚之 子蓄 82世 蓄 子弘—自豫章迁龙游
83世 弘 子羡之 84世 羡之 子恒之
85世 恒之 子湛之 86世 湛之 子孝嗣
87世 孝嗣 子况、戬 、砌、会统、嘉统
88世 会统 子蒸 88世 嘉统 子薰
89世 蒸 子伯阳 89世 薰 子伯珍
90世 伯珍 子君实、君敷
91世 君实 子澄、文远 91世 君敷 子荣
92世 文远 子士安 92世 荣 子恕
93世 士安 子綮 93世 恕 子筠
94世 綮 子有功 94世 筠 子皎fficeffice" />
95世 有功 子论、恰、专 95世 皎 子翊
96世 论 子皓 96世 翊 子仪
96世 恰 子最 96世 耑 子彀
97世 最 子安素 97世 彀 子涛
97世 皓 子安贞
98世 安素 子洎 98世 涛 子杜
99世 洎 子永(会稽)、盛(江西)、奇(丹阳)、洪(信安)、攀(吴郡)
100世 永(会稽) 100世 盛(江西)
100世 奇(丹阳) 100世 洪(信安)子务
100世 攀(吴郡) 100世 商 子彦若
101世 务 子珍、玖、珖 101世 彦若 子安真
102世 珍 子回 102世 玖 子围、圆
102世 珖 子张(居松亩) 102世 安真 子綰
103世 围 子贤 103世 回 子坚、寅、褒、宝
103世 圆 子伟 103世 綰 子濯、湜
103世 张 子蓁 104世 坚 子崇
104世 寅 子崶 104世 褒 子持
104世 宝 子 104世 贤 子晖
104世 伟 子令绪、令严、令端、令化、令暹、令琛、令文
104世 濯 子(后系杭州房) 104世 湜 子伯冼
104世 蓁 子衡 105世 衡 子元实、元鑽
105世 崇 子望、项 105世 崶 子长叟、羲叟、谓叟、仁杰
105世 晖 子昶 105世 伯冼 子玉登
106世 望 子乔 106世 项 子缓、权
106世 长叟 子若渊 106世 羲叟 子若珲
106世 谓叟 子若晦、若弼 106世 仁杰 子若坦
106世 昶 子郁、景 106世 玉登 子韬(江西觉溪始祖)
106世 元鑽 子若徽 107世 若徽 子世重
107世 乔 子昌燧、昌言、昌赞、昌嗣、昌图
107世 缓 子皋 107世 权 子仲雅
107世 若渊 子世昶(居广南) 107世 若珲 子世蕃
107世 若晦 子世显、世及、世长、世昶、世良、世昌、世炎
107世 若弼 子世昭、世堪 107世 若坦 子世圻
107世 郁 子樊(居建阳唐石、今黄坑)、奕、奭、奖、爽
108世 昌燧 子惟正、惟实 108世 昌言 子惟锡fficeffice" />
108世 昌赞 子惟吾 108世 昌嗣 子惟玉
108世 昌图 子惟甫、惟复 108世 皋 子治
108世 仲雅 子预、吉 108世 奕 子师苟(冉)
108世 奭 子师闵、师贡 108世 奖 子师雄、师孟、师寿
108世 爽 子师回、师复 108世 世重 子惟纵、惟晋
109世 惟玉 子蘖、棐 109世 惟甫 子 感
109世 惟复 子唏 109世 师闵子涛、畴、寿、酬
109世 师雄 子明远、明思 109世 师复 子发中、靖中、允中
109世 师贡 子铉、锐、铸、铎 109世 师复 子发中、靖中、允中
109世 师寿 子宾、完 109世 惟晋 子芳、大有(后未续)
109世 惟纵 子携 109世 师回 子刚中、时中、闳中
110世 寿 子大正 110世 铉 子珙
110世 锐 子溉 110世 铸 子旻、昞、昉、昕
110世 铎 子演 110世 明远 子常
110世 明思 子伦、侨 110世 宾 子元杰
110世 酬 子叔琦(居瓯宁)、叔琚(居崇安白臼里)、叔琼(居崇安黄村里)、叔瑶(居浦城)、叔佩(居浦城)、
111世 演 子良仕、良仁 111世 叔琦 子九的、九鼎
111世 昉 子文焕、文彬 111世 叔琚 子九思、九方
111世 昞 子君猷 111世 叔琼 子九华、九良
111世 元杰 子直谅、直方 111世 叔佩 子九如、九贵、九贤
111世 叔瑶 子九经、九绍、九复、九陟
112世 九鼎 子、远、林、朴 112世 九思 子春
112世 九华 子奏 112世 九如 子鸾、凤、凰
112世 九经 子应龙 113世 遹 子多闻、多见
113世 朴 子多福、多寿、多学 113世 远 子骧、骥
113世 林 子骏 113世 春 子徵之、昌之
113世 奏 子从之 113世 鸾 子华老
113世 凤 子梦发 113世 凰 子萃老
113世 应龙 子蒙叟、荣叟、清叟、文叟、愚叟
114世 多闻 子默、熙、勋 114世 多见 子职、武、成
114世 多福 子佐、佑 114世 多寿 子琛、瓉
114世 多学 子琪、琰 114世 骏 子安庆
114世 骧 子位 114世 骥 子必闻、必达
114世 徵之 子载 114世 昌之 子感
114世 从之 子幾 114世 荣叟 子善安、善守
114世 清叟 子善察、善审 114世 华老 子羲
114世 梦发 子义 115世 职 子瑞
115世 成 子玮、致
115世 琰 生六子(建州东平迁建阳唐石、今黄坑)fficeffice" />
长子泰芳、居黄墩(黄坑);次子泰苗、居叶墩(麻沙叶坊);
三子泰蕃、居秧墩(崇安枫坡);四子泰菲、居郑墩(水吉郑墩) ;
五子泰奉、居郭墩(及建阳西门);六子泰茂、居陈墩(麻沙水南)。116世 泰芳、居唐石即黄墩(黄坑),至光绪二十八年修谱传至138世
116世 泰苗、字以褒,于元顺帝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由唐石迁居建阳麻沙叶墩,传至140世。
116世 泰蕃、字以实,由唐石迁居今武夷山枫坡村,传至142世。
116世 泰菲、字以盛,由唐石迁居郑墩,后裔未参加光绪二十八年修谱。
116世 泰奉、由唐石迁居建阳城区,
长子龙、传至140世。其中:128世佛保、佛祐迁福州。
次子凤、传至143世。
三子秀、传至138世。
116世 泰茂、字以荣,由唐石迁居麻沙陈墩,
长子龙、传至144世。
其中:118世徐 清(铭)、字希鉴迁邵武新村。
127世徐进宝迁浦城。
次子凤、传至139世。
其中:125世徐 楚迁罗源。徐洪植迁浦城。徐洪模迁福州永福县。
126世徐 瑀迁江西。徐大荣迁南昌。徐招旺、徐佛祐迁闽清。
127世徐延庆、字宗贤,迁浦城。徐自登、字伯俊,迁延平府学前。徐暨辅、徐有盛迁福州。徐张泰迁崇安。
127世徐职官、徐宣智迁苏州。
127世徐延际远迁江西洗马池。
127世徐日冕迁浙江寿昌县。
三子永、传至142世。
其中:135世徐朝鼎迁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