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502|回复: 2

[评论] 徐迅雷:妈妈,您快喊我回家吃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2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有什么行当可通过打孩子而赚钱的吗?有什么机构在打死孩子后依然继续赚钱的吗?有,就是所谓的戒网瘾“拯救训练营”。
  一个名叫邓森山的16岁男孩,被家长送进广西一个名叫“起航拯救”的训练营里,当夜就被营里的“辅导教师”给活活打死了。这个训练营收费昂贵,一个月得7000元,有的孩子被“训”3个月,学费花了1万6。对邓森山的父母来说,这是花钱让别人把自己儿子打死;对辅导教师来说,这是收钱让别人把自己儿子送来活活给打死。家长赔了儿子又花钱,这叫“双输”;训练营赚了钞票还能“练手”,这是“双赢”——天下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意了。
  匪夷所思的是,这么一个收钞票打死人的非法机构,如今依然“健在”,只是换了个名称,把“起航”改成“浩今”,就变为“有资质”的办学机构了。他们照样潇洒,而百名孩子在里头“涛声依旧”、吃苦依然。孩子们打出各种“SOS”呼救,有的向窗外大喊“救我们出去”,可那求救的声音太过微弱,“外面的世界”似乎或无动于衷,或无能为力。你说当地主管部门干什么吃的?不会是之前就吃过了“打点”的宝物,于是为之撑开保护的大伞,成为拯救那“拯救训练营”的救星吧?
  8月10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专门讨论了这个事件。主持人的一句话说得很到位:治网瘾比网瘾还可怕!戒网瘾机构自己缺乏“戒律”,治网瘾机构自己没有“自治”。曾有一种“电击”治网瘾的方法,被卫生部给叫停了,这种没有规则标准的新式治疗方式,不知道是哪个残忍的活宝发明的,让一批批被治的孩子生生感到“生不如死”。
  目前中国3.38亿网民中,青少年网民存在不同程度网瘾的约有1100多万。而简单粗暴地禁止网瘾,几乎成了家长的一种梦寐。巴望着一蹴而就、突然终止——此乃似是而非的错误想法。抽刀断水式的“禁止”,注定是要失败的。禁网瘾没有“突然死亡法”,反而结果往往是要么孩子的生命突然终止,要么孩子的思维突然死亡。网瘾本非病,父母的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才是真正的病。看着那些在训练营了打出“SOS”呼救信号的孩子,我仿佛听见了他们哭泣着呼喊:妈妈,您快喊我回家吃饭!求求您!
  当今时代,是我们的家长“吃错药”,所以才导致孩子“吃错药”;是我们的教育“吃错药”,所以才导致种种所谓的教育培训机构“吃错药”。新近出版的《南方人物周刊》做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教育报道,题目是《我们的孩子在吃错药》,通过对我国教材中母爱教育的研究,反思课本里母爱教育的“与时俱退”。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孩子如果在父母那里“吃错药”,而教材又把“吃错药”的文本当宝贝给予更多的孩子“吃”,这样“吃”出来的孩子长大后又成了新一代的家长……这种潜移默化的后果多么危险多么可怕。
  报道中讲述了这么一个例子:刘小枫在《拯救与逍遥》一书中讲到,著名导演塔科夫斯基在小时候,他母亲就给他读《战争与和平》,从此以后,塔科夫斯基“再也无法阅读垃圾”……现在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有大量应试教育的“垃圾阅读”,寒暑假则到各种各样的夏令营、训练营里领教大量棍棒教训的“生命体验”。这是如何的幸与不幸?
  就在这几天,我给同事中的年轻妈妈派送一本亲子教育的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是美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写的,被誉为“亲子教育的圣经”。里头有个基本的道理: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沟通方法,导致了父母与孩子的对抗与对立。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良心活”。这个时候你指望那些以赚钞票为主的“培训机构”立马掌握这样的“手艺”是不可能的,那么,紧要的是家长脑筋要清醒,要真正学会与孩子的沟通,千万不要专制蛮横而又糊里糊涂地把宝贝孩子送进虎狼窝。

详情请看:http://focus.cnhubei.com/original/200908/t773669.shtml

发表于 2009-8-12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可怜的孩子
发表于 2009-8-12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母亲多喊点快回家吃饭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5-1-10 17:53 , Processed in 0.032170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