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存安徽巡警学堂建筑
二中办公室主任杨泽林介绍安徽巡警学堂
本网讯 1907年7月6日,民主革命者徐锡麟在安庆用短枪击毙安徽巡抚恩铭,打响了推翻满清王朝的第一枪。然而事过境迁,究竟枪响何处?已成为史学界的百年悬疑。近日,安庆文史专家张健初先生潜心研究考证证实,已发现拟将修复的百年“安徽官立中等工业学堂”的前身就是安徽巡警学堂——徐锡麟起义之地!安庆市有关部门决定迅速启动修复,逐级申报安徽省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补充安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内涵。
据史料,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清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东浦镇人。1907年7月6日,光复会成员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徐锡麟,在安徽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时,用短枪击毙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4小时,失败被捕,当晚,就义于抚署东辕门外,并被剜心祭祀恩铭。“卫队某取其肝烹而食之。”其遗体安葬于安庆北门外之马山。民国元年(1912)迁葬浙江杭州西湖畔。安庆人民后在徐锡麟就义地,今安庆市最为繁华的人民路旁,建成徐锡麟纪念雕像。然而,作为徐锡麟起义之地,《安徽省志》载有“巡警学堂开办周年之际,因该校会办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事件发生,学员有的被捕,有的被遣散,学堂遂告停办。”可能徐锡麟起义给官府阴影太重,安徽近代权威史书《皖政辑要》中,都没有记载。历经清、民国至今,年代久远,安徽巡警学堂终成谜团。
2009年初夏,安庆二中为筹办110年校庆,准备修复安徽职业教育的开山鼻祖——清安徽官立中等工业学堂,使之成为校史馆的一部分。开办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的安徽官立中等工业学堂旧址,位于安庆二中南大门北侧,建筑为砖木结构,门楼向东,3开间,中宽4米,两边各2米,深4米左右。大门方形,上为半圆弧形,上方嵌有“安徽官立中等工业学堂”10字楷书石碑。门柱两边为砌得精致的清水墙。进门楼为四方小院,约11×11米,四边环有围廊,围廊宽1米多一点,中间栽有观赏木。后面为礼堂,礼堂面积在300平方米左右。屋顶为“T”字型结构,小黑瓦(中间现为大青瓦)。礼堂含墙宽11.5米。“T”字南北竖向部分为礼堂大厅,深18米,大厅南北墙各有3扇4开大窗。东边墙中为大门,南北均为4开大窗。窗户上均为半圆弧形。“T”字屋顶南北横向部分为礼堂舞台,深7米,北后墙左右有两开窗。舞台台面高于礼堂,后有采光所用北向天窗。1999年4月,安徽官立中等工业学堂旧址被安庆市文物局立为“安庆市文物保护对象”。
为此,文史专家张建初等应邀为修复计划进行策划。结果,张建初却发现,安徽官立中等工业学堂旧址,前身就是史学界一直苦寻未果的安徽巡警学堂。6月19日上午,安庆市文物局和安庆二中联合举办“安徽巡警学堂旧址考证会”,张健初阐述其考证,列举了绘制于1907年的标有巡警学堂图记的“怀宁街道图”(《中国新舆图》,1913年出版)、《皖政辑要》等史志资料以及程小苏《安徽旧影》有关“安徽官立中等工业学堂”的描述,在“中等教育”一节中,他这样介绍:“工业(安徽官立中等工业学堂)曾于宣统元年(1909)创设于百花亭前巡警学堂,名曰‘省立中等工业学堂’,分造纸、染织等科。于对面建有织厂、纸厂,今之医职,其旧址也,辛亥停办。”还有1929年安庆女中编印的校史所载:“本校地址系前巡警学堂旧址,徐烈士锡麟刺杀恩铭地也。继改为安徽实业学堂,旋停办。民国元年秋,徐方汉奉委筹备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十一月二十三日开学上课,是为本校有史之始。”
叶庆、姚中亮、李银德和汪军等与会史学专家,认为此考证有图有文,史料详实,推理缜密,是一条脉络清晰,传承有序的主线,基本没有歧义。
|